當下笑著讓人給那婆子看賞,又讓那婆子給蘭大夫人帶話回去,說心意收到了,等傅知易春闈之后,再親自登門道謝!
一面還讓人收拾了幾樣宮里肖貴妃賞賜的衣裳料子,還有幾道點心,一并讓那婆子給帶回去。
婆子捏了捏丁香塞過來的紅包,一個銀錠子,摸著就估計有一二兩重呢。
頓時笑得嘴都合不攏,謝過了路蓁蓁,又說了幾句預祝傅知易高中的吉祥話,這才帶著一堆東西回去交差去了。
等婆子走了,路蓁蓁和傅知易才一個拆開信封看信里列的清單,一個打開箱子,看里頭都裝的是啥。
單子足足列了有一尺長,上面寫明了,參加春闈哪些能帶,哪些不能帶。
能帶的東西里,哪里東西又最實用,都是經(jīng)驗之談。
畢竟蘭家三位爺,出了一個傳臚,兩位進士。
論經(jīng)驗,估計京城比蘭家豐富的還真沒幾家。
單子后頭,連進去貢院考試的時候,忌諱什么,還有一些讓自己過得舒服一點的小訣竅,都一一注明了。
想來蘭家三位表兄是出力不少。
傅知易看著這一份清單,上面的字字句句都是關(guān)心,一時也是百感交集。
那邊路蓁蓁已經(jīng)看了看箱子里頭。
有厚厚的一匹氈布,還有個小籃子,籃子里頭整齊擺放著文房四寶,一看都是上等貨色。
還有一些零碎的東西。
路蓁蓁接過清單,核對東西,順便看還查一些什么,好及時補上。
還好,最重要的籃子里頭的文房四寶都預備了,其他沒有準備的都是生活用品。
春闈是二月初九,春寒料峭之時。
進貢院又不能帶被子之類的,所有考生只能穿單衣進去,絕對不允許有夾衣。
所以這氈布就格外的重要了,仔細裁剪后,白日里能當披風裹著全身,晚上還能當被子。
考生的吃喝拉撒都在一個小隔間完成,小隔間又不擋風,著實難熬。
還好本朝科舉,可以允許考生帶炭,帶爐子,甚至可以帶一小口鍋進去,能熱一下自己帶的干糧,或者燒一口熱水來喝。
也免得大冷天的,喝冷水,那可真是能要了老命了。
路蓁蓁一邊核對單子,一邊心里已經(jīng)在盤算了。
傅知易的身體雖然不錯,可也不能這么糟蹋。
主要是要考三場,每場三天,一連九天下來,體質(zhì)再好的人也吃不消。
之前路蓁蓁也問過蘭氏了。
傅知易參加鄉(xiāng)試的時候,一切所需都是蘭氏準備的,也就老侯爺和老太太提前兩日過問了兩句,聽蘭氏說她都準備了,也就放手不管了。
如今,傅知易已經(jīng)娶妻,那邊自然更不會插手了。
當初傅知易鄉(xiāng)試的時候,是回了老家原籍考的。
那個時候是秋闈,天氣不冷不熱倒還簡單。
如今是春闈,那預備的東西又不一樣了。
蘭氏心里也沒數(shù),這才去問得蘭大夫人。
如今自然更不用指望侯府的人了。
路蓁蓁心里有了數(shù),就催著傅知易去溫書去,剩下的就交給她就好了,保管給辦得妥妥的。
先就叫人來裁剪那氈布,給傅知易做一件大大的披風,又跟葉嬤嬤商量著,讓小廚房這兩日給傅知易烤點肉脯帶進去……
一時聽濤居上下都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