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夫人看了女兒一眼,心里也有些唏噓,應(yīng)了一聲:“是,老爺。”
坐在付夫人身旁的付盈萱當(dāng)然也聽到了,瞬間滿臉通紅,心中羞辱萬分,抬起頭來脫口喊道:“父親……”
父親此舉豈不是讓其他人都以為她付盈萱恨嫁?!
事到如今,她還不認(rèn)為她自己錯了嗎?!付崇之看著這個女兒,又厭了幾分,冷冷道:“現(xiàn)在如你所愿,這門婚事不成了……難不成你這輩子都不想嫁了?!”
付盈萱的臉又瞬間由紅轉(zhuǎn)白,雙拳緊緊地攥在了一起。
她知道父親是覺得錯過了端木家,她再也嫁不到什么好人家了吧!
是啊,她的名聲已經(jīng)被端木緋毀了,她還能嫁什么好人家!
付盈萱的眸子明明暗暗,陰晴不定。
自從那天凝露會后,她再也沒有收到過任何府邸的貴女閨秀下給她的帖子,那些曾經(jīng)與她親近的姑娘家也都避而不見,很顯然,她們都是些趨炎附勢的,懼于四公主涵星的威儀,不敢與自己往來了。
她本來想在母親壽宴的時候,當(dāng)著眾人的面讓端木家顏面掃地,沒想到皇上忽然急召幾位近臣進(jìn)宮,以致這壽宴如此冷清,而端木紜也根本沒有出現(xiàn)。
這個時候,她不能再激怒父親了,若是父親禁了她的足,她就真的沒有報仇的機(jī)會了。
付盈萱咬牙俯首道:“父親莫要生氣。女兒聽父親的就是了?!?
付盈萱在心里對自己說,這一次是端木紜的運(yùn)氣好,不過,她躲的了一時,躲不了一世,自己耐心地另找時機(jī)便是。
人在做,天在看。端木紜是逃不掉的!
付崇之看著女兒,無奈地長嘆了一口氣,外面夜風(fēng)習(xí)習(xí),一下子就把那嘆息聲壓了過去……
夜更深了,靜謐無聲。
對于京城的很多府邸來說,這一夜注定是個無眠之夜。
端木憲進(jìn)宮后,一整夜都沒有回府,其他重臣貴胄亦然。
南境告急,南懷伙同滇州總兵蘇一方又拿下黔州兩城,南懷大軍正逼近歸陽城。
朝堂上下一片風(fēng)聲鶴唳,人心惶惶。
五月十日,經(jīng)過朝堂上文武百官的幾番爭論,皇帝親自下旨,派永定侯領(lǐng)十萬援兵,奔赴黔州歸陽城,并下旨每戶征一男丁。
端木憲再度愁容滿面,雖然派兵征兵是兵部的事,但是這糧草還有軍餉,就要戶部出了,再加上征兵,按例就要給每戶一吊錢,還要給月銀九錢的餉銀……
這場仗也還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時候,接下來的各種軍需支出就像一座大山般壓在端木憲的心頭,畢竟海禁才開了一年,雖有進(jìn)項(xiàng),但還遠(yuǎn)遠(yuǎn)不夠。
而他才剛剛爬上首輔,絕不能在這件事上出任何岔子!
“祖父可有想過,改革鹽制?”
這一天黃昏,端木緋如同往常般去了端木憲的外書房,見端木憲愁得白發(fā)又橫生了不少,就隨口提了一句。
鹽制?!端木憲怔了怔,挑眉看著端木緋,示意她繼續(xù)往下說。
端木緋慢悠悠地說道:“祖父,我最近在看書,書上說,大盛實(shí)行的鹽制是鹽鈔制。由戶部發(fā)行鹽鈔,令商人付現(xiàn)銀,按銀領(lǐng)鹽鈔,鹽商再憑借鹽鈔運(yùn)銷食鹽?!?
端木憲捋著胡須,點(diǎn)了點(diǎn)頭。
“那祖父覺得此法可妥當(dāng)?”端木緋睜著一雙黑葡萄般的大眼,一臉求知欲地問道。
一說到大盛的鹽制,端木憲就是滿肚子的苦水,口若懸河地說道:“鹽制本無不妥,就看怎么實(shí)行罷了。這些年來,不少宗室、勛貴、官員見鹽鈔有利可圖,紛紛向皇上奏討鹽鈔,之后轉(zhuǎn)賣于鹽商,從中牟取暴利……”
皇帝賞的不過是幾道鹽鈔,可是影響的卻是國庫,每年國庫至少因此少了大半的鹽稅,這兩年,還愈演愈烈。
“去年的鹽稅不過收進(jìn)二十萬兩白銀?!倍四緫椏嘈α艘宦暎嗔巳嗝夹牡?。
本來應(yīng)該超過一百萬兩白銀的鹽稅,如今卻只有不到五分之一。
端木緋眸子忽閃忽閃的,疑惑地又問:“祖父,既然如此,那為什么不改革鹽稅呢?”
端木憲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沉聲道:“涉及的利益太多了……”
端木憲如何不想改革鹽制,然而改革就代表著會損害不少人的利益,縱觀歷史,變法者多是沒好下場的!
端木緋彎了彎小嘴笑了,夕陽的光芒灑在她如玉的小臉上,映得那無暇的肌膚吹彈可破,像是一尊玉娃娃似的。
“祖父,如果不改變鹽制,只是作為戰(zhàn)時的應(yīng)急措施呢?”端木緋歪著小臉,饒有興致地說道。
“四丫頭,你的意思是……”端木憲凝眸問道。
端木緋伸出一根食指,笑瞇瞇地說道:“比如說,為了籌集軍糧,讓鹽商們將糧食運(yùn)送到南境邊關(guān),以此換取鹽鈔呢?”
端木憲若有所思,這一計未必不可行。且不說這軍糧的成本,光是讓鹽商把軍糧運(yùn)至邊關(guān),對于大盛而,就可以省出一筆人力以及運(yùn)糧的耗費(fèi)。
而且,對于此刻南境之危而,更可以救急!
端木緋靜靜地飲著茶,沒有打擾端木憲。
端木憲慢慢地捋著胡須,越想越覺得這是個絕佳的好主意。
“四丫頭,你是怎么想到的?”端木憲驚嘆地看著坐在窗邊的端木緋,眼里掩不住的贊嘆。
“我聽祖父說起邊關(guān)糧草,就想到了?!倍四揪p笑瞇瞇地說道。
“……”端木憲聞,面色復(fù)雜地看著端木緋。
若非這是自己的親孫女,他幾乎是要嫉妒了!
天縱奇才啊!
也許這就是上天要讓端木家崛起,才會賜予他這么一個智而近妖的孫女。
這大概就是天意!
端木憲賞了端木緋一方端硯后,就把她打發(fā)了,然后秉燭一夜,細(xì)細(xì)思量,寫了一份奏折。
次日一早,端木憲便在早朝上向皇帝請旨,改革川州和黔州兩州的鹽制為“鹽引”,令鹽商運(yùn)糧至川州和黔州換取鹽引,并細(xì)數(shù)“鹽引”制對此次大盛與南懷之戰(zhàn)的種種利處。
去年,端木憲提出開放閩州一帶的海禁,今年春稅多了兩成,看趨勢,秋稅只會更多。
而現(xiàn)在,端木憲又提出了改革鹽制,令得滿朝上下再次嘩然,一方面驚其膽大,另一方面也贊其敢為,確是能吏。
但是,任何的改革就必然意味著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一旦新的鹽制實(shí)行,那些鹽商只需運(yùn)糧送往邊境換鹽引就是,自然也不需要求著那些手持鹽鈔的官吏了,也代表著會有一批新的鹽商應(yīng)運(yùn)而生。
原本的格局勢必就會被打破!
立刻就有大臣從隊(duì)列中站了出來,反對道:
“皇上,臣以為不妥,改革鹽制事關(guān)重大,祖宗制度不可輕改?!?
“臣附議。民以食為天,糧乃國之本。如此怕是要給糧商哄抬糧價的可趁之機(jī)!”
“皇上,端木大人此舉恐怕引來南北商戶之爭,引得北商南下,于國不利。”
“……”
朝堂上,幾位大臣你一我一語地道出種種弊端,咄咄逼人,至于那些沒有利害關(guān)系的大臣則在一旁觀望著。
端木憲以一敵十,慷慨激昂地?fù)?jù)理力爭,卻是不慌不忙,顯然早就胸有成竹。
當(dāng)他說得口干舌燥時,干脆就道:“皇上,若是于大人、張大人、彭大人等幾位大人覺得臣之法不妥,想必是有更好的辦法可以為南懷一戰(zhàn)籌銀子、籌軍糧,臣愿洗耳恭聽!”
這個端木憲,簡直就是無賴!那幾位大臣面面相覷,差點(diǎn)沒罵出來,卻是一片默然,鴉雀無聲。
早朝在一片火藥味中結(jié)束了,皇帝終究沒有立刻定下改革鹽制的事,直接散了朝。
眾臣各自出宮,而端木憲卻被皇帝單獨(dú)召到了御書房,兩個時辰后才出來。
端木憲離開后,御書房里就只剩下了皇帝和岑隱,四周一片靜謐,唯有庭院里的風(fēng)聲與鳥雀聲間或著響起。
“阿隱,你怎么看?”皇帝看著窗外搖曳的枝葉問道。
立于一旁的岑隱勾唇一笑,陰柔溫和的聲音帶著一種鎮(zhèn)定人心的力量,“皇上,臣以為首輔倒是個用心辦差的。”
皇帝深以為然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嘆息道:“端木憲不僅用心,而且是個能辦事的!”
大盛與南懷開戰(zhàn),北燕又意向不明,因?yàn)槿q災(zāi)害不斷,如今國庫空虛,可是那些個御使們只會翻來覆去地請旨讓他縮減用度,還是端木憲在盡心盡力地設(shè)法開源增收。
要是這朝堂上多些如端木憲這般的能吏,何至于國庫空虛,何至于有南懷、北燕之危!
“都是皇上慧眼識英雄。”岑隱含笑道。
皇帝聽著龍心大悅,發(fā)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只覺得端木憲這個首輔,自己沒有任命錯!
外面的風(fēng)不知何時停了下來,一只七彩雀鳥停在了窗外的一朵殘花旁,以鳥喙輕輕啄著花瓣。
皇帝怔怔地盯著那朵殘花,忽然話鋒一轉(zhuǎn),問道:“阿隱,那溫?zé)o宸最近如何?”
岑隱微微勾唇,作揖回道:“溫?zé)o宸近來與一幫文人雅士在京中各處賞牡丹,說是要尋出一株牡丹花王,為其題詩作畫。聽說不少花農(nóng)聞風(fēng)而至,把花都送至了公主府……”
皇帝原本緊抿的嘴角微微翹了起來,悠閑地靠在了后方的椅背上,唏噓道:“溫?zé)o宸也算是天縱之才,只可惜,不知變通,不識時務(wù)……”
岑隱稍稍俯首,沒有說話,那濃密的眼睫下,眸光清冷如水。
皇帝幽幽嘆了口氣,又道:“阿隱,你繼續(xù)盯著溫?zé)o宸和安平……”說著,皇帝又皺了皺眉,“安平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邊和封預(yù)之不合,一邊又留著溫?zé)o宸住在她的府邸里,也不顧顧皇家顏面,不想想外面都在傳什么風(fēng)風(fēng)語……還有九華,昨天還跑過來求朕,非要嫁給那個殘廢的舉子!”
皇帝轉(zhuǎn)著拇指上的玉扳指,沉聲道:“這一個兩個,都不讓朕省心!”
岑隱微微一笑,隨口又道:“那皇上不如成全了縣主就是?!?
皇帝轉(zhuǎn)著玉扳指的手停了下來,面露沉吟之色。
岑隱接著道:“皇上,之前傳出母女爭夫的流,后來長慶長公主又去了皇覺寺祈福,百姓已是私議紛紛,如今由皇上作主給縣主和那羅舉人賜了婚,一方面可以打消了那些猜測,另一方面也能絕了長公主的‘心思’?!?
皇帝皺了皺眉,沉吟地摸了摸下巴。
知姐莫若弟,長慶的個性素來是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F(xiàn)在她對羅其昉還在興頭上,恐怕不會輕易放手,再這么下去,只會鬧出更大的麻煩。
要絕了她的心,也只有讓羅其昉成為她的女婿,想必她總不會真的與女兒去爭女婿了吧?!
須臾,皇帝終于點(diǎn)了點(diǎn)頭,算是允了九華和羅其昉的婚事。
說起九華,皇帝便又想到了封炎,眸色微深,緩緩道:“九華都賜婚了,以封炎的年紀(jì),也該成婚了……”
皇帝瞇了瞇眼,暗自琢磨著:到底該給封炎賜一門怎樣的婚事呢……
岑隱定定地看著皇帝,鴉青長睫半闔,在眼窩處映下一片暗影,微微啟唇。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