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好!好?。 ?
通天教主撫掌大笑,眼中滿是激賞與開懷,
“這小子,每次回來都不聲不響,卻總能引動風(fēng)云!”
“此番回歸,竟能同時引動天地人三道微鳴,看來其境界,比之離去時,又不知高深了多少!”
伏羲、神農(nóng)、軒轅臉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孔宣于人族,恩同再造,乃是公認(rèn)的圣師。
他能歸來,對人族而,便是最大的喜訊與依仗。
“只是......”
神農(nóng)欣喜之余,仍有一絲不解,
“圣師若歸來,為何不直接現(xiàn)身,反而......像是在洪荒邊緣之地?”
“而且此番引動的波動,似乎與以往截然不同,更顯......內(nèi)斂與高遠?”
聽聞此話,軒轅點頭附和:
“不錯?!?
“上次圣師歸來,氣息雖浩瀚難測,卻依舊有跡可循?!?
“而此次,若非三道共鳴,我等幾乎無法察覺其存在,仿佛他已與這方天地,與冥冥大道更為貼近?!?
鎮(zhèn)元子聞,神色也變得肅穆了幾分,他沉聲道:
“通天道友,三位道友,孔宣道友的境界,早已非我等所能度量?!?
“此番回歸,引動如此異象,卻又不直接現(xiàn)身,或許......并非簡單的探訪故土。”
他抬頭,目光仿佛穿透了圣地壁壘,望向了那虛無縹緲的洪荒界壁之外,火云洞所在的大致方向。
“娘娘亦有所感,孔宣道友此次,恐怕并非為敘舊而來?!?
“觀其引動三道之勢,隱而不發(fā),沉凝內(nèi)斂,更像是在......尋覓一處絕對安寧之地,進行某種至關(guān)重要的......閉關(guān)!”
“閉關(guān)?”
通天教主瞳孔微微一縮,
“到了他這等境界,還需如此謹(jǐn)慎,甚至引動洪荒三道本能庇護的閉關(guān)......”
一個驚人的念頭,同時浮現(xiàn)在在場所有人心頭,讓他們呼吸都為之一滯!
混元大羅之上的境界?
難道孔宣此次回歸,竟是為了在洪荒之側(cè),沖擊那傳說中混元無極的境界?
這個猜測太過駭人,以至于眾人一時之間竟無人開口,圣地之內(nèi)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
唯有那冥冥中,來自天地人三道的微瀾,依舊在極其緩慢地共鳴著。
若真如此......那此番洪荒,恐怕將親眼見證一場開天辟地以來,從未有過的偉大奇跡!
良久,通天教主才緩緩?fù)鲁鲆豢跐釟?,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他沉聲道:
“若真如此,那我等所能做的,便是靜觀其變,約束門下,穩(wěn)固洪荒,絕不容許任何事務(wù),打擾到他!”
“正當(dāng)如此!”
伏羲、神農(nóng)、軒轅齊聲應(yīng)道,神色無比鄭重。
鎮(zhèn)元子也深深點頭:
“貧道這便返回輪回殿,稟明娘娘,協(xié)同地道,共鎮(zhèn)乾坤,確保萬無一失?!?
眾人相視頷首,皆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決心。
無論孔宣在做什么,無論他能否成功,洪荒,都將是他最堅實的后盾。
而此刻,火云洞內(nèi),暗紅山巔之上。
孔宣對洪荒內(nèi)部因他而起的波瀾與猜測恍若未覺。
他的全部心神,已徹底沉入那與混沌本源緩慢交融的玄妙過程之中。
初時的滯澀已然過去,憑借混沌珠這同源至寶的橋梁,以及自身純凈無瑕的七道圓滿根基,他終于在那浩瀚無邊、冷漠至公的混沌大道本源中,捕捉到了一絲微弱的回應(yīng)。
那并非意識的交流,而是一種規(guī)則層面的接納。
他的道基,他的神魂,他對陰陽五行一切大道的感悟,正化作無數(shù)最細微、最本源的規(guī)則絲線,通過混沌珠的轉(zhuǎn)化,一點點地纏繞上那無形的混沌大道核心。
這個過程極其緩慢,容不得半分急躁。
每一次規(guī)則的對接,每一次本源的共鳴,都需耗費無盡的心力,且伴隨著難以喻的風(fēng)險。
稍有不慎,便是道基崩毀,被混沌同化,萬劫不復(fù)。
但孔宣的道心,早已在無數(shù)次磨難與抉擇中,錘煉得如同混沌神石,堅不可摧。
他引導(dǎo)著這融合,小心翼翼,卻又堅定不移。
頭頂混沌珠光華流轉(zhuǎn),垂落的億萬氣流愈發(fā)凝實,珠內(nèi)世界演化混沌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仿佛在模擬著某種開天辟地的終極景象。
周身,那匯聚而來的人道氣息,與隱隱加持的天地二道意志,形成了一道柔和而堅韌的屏障,將一切可能的干擾,都隔絕在外。
時間在這里失去了意義。
或許只是剎那,或許已過萬載。
孔宣的氣息愈發(fā)微弱,仿佛真的要化道而去,與這片天地,與那冥冥中的混沌本源徹底融為一體。
唯有那眉心識海深處,一點混沌真靈不昧,牢牢守護著最后的自我意識。
他在進行一場豪賭。
以自身一切為注,搏那超脫自在的永恒道果!
融合,在無聲無息間,緩慢而持續(xù)地進行著。
洪荒邊緣的火云洞,成為了這場關(guān)乎混沌未來格局的終極蛻變的搖籃。
而在洪荒內(nèi)部,天地人三道圣人,皆心有所感,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沉默與守護。
火云洞內(nèi),暗紅山巔。
孔宣心神沉凝,如同潛入無邊深海。
混沌珠高懸,垂落億萬氣流,構(gòu)筑起與混沌大道本源溝通的橋梁。
他能感覺到,自身那純凈無瑕的七道圓滿根基所化的規(guī)則絲線,正緩慢而堅定地向著那浩瀚本源延伸。
然而,混沌大道本源太過浩瀚,太過冷漠。
他的融入,雖能激起一絲微瀾,卻難以真正引動本源的注視與認(rèn)可。
照此速度,若要達到那引發(fā)質(zhì)變、真正融合的臨界點,恐怕......需要耗費數(shù)個元會的光陰。
感知如此,孔宣古井無波的道心,也不由泛起一絲極細微的漣漪。
并非畏懼時間漫長。
修行無歲月,對于混元大羅金仙而,一次閉關(guān)數(shù)個元會實屬尋常。
更何況,他追求的乃是真正的混元無極,凌駕萬古之上,與道合真。
莫說數(shù)個元會,便是數(shù)百、數(shù)千元會,只要能窺得門徑,也足以讓任何混沌大能為之瘋狂。
與他相比,那些困守在混元大羅九重天巔峰,無數(shù)元會不得寸進,甚至連半步混元無極門檻都觸摸不到的修士,簡直如同螢火之于皓月。
他不僅時間更短,目標(biāo)更是那至高無上的真實道果,幾乎沒有任何可比性。
但......孔宣依舊感到一絲迫切。
并非源于壽元,而是源于一種冥冥中的預(yù)感。
混沌并非永恒不變,那些布下偽境陷阱的古老存在,那些未知的漩渦與威脅......
時間,或許并非總是站在他這一邊。
必須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