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自制器材!
心臟外科那邊安排高倩前來參加血液科申請的聯(lián)動會診。
高倩看到趙原,微微一怔,隨后忍不住沖他笑了笑。
心想,怎么哪兒都能見到你?。?
趙原主動上前打招呼,解釋道,“高主任,你好。我最近在血液科輪科。”
高倩想起當年自己的輪科經歷,可沒趙原這么順利,不禁感慨萬千。
“常院長對你果然是青睞有加,實習生就參加輪科,嘖嘖?!?
畢,她朝竺海霞走過去。
面對德高望重的前輩,高倩的態(tài)度十分恭敬。
“竺院長,請問病人在哪兒?”
竺海霞道:“跟我去病房吧?!?
眾人來到病房。
一名男童躺在病床上,面色泛白,頭發(fā)剃光,看上去十分虛弱。
徐琴拿著病例,與參與會診的人員介紹情況。
“病人,男,今年四歲,因患有急性淋巴白血病在我院求醫(yī),接受了臍帶加造血干細胞移植,但術后需要繼續(xù)多個療程的化療,當時為他植入了一根長長的picc管,方便化療藥物輸注。
今日,病人父母帶他到醫(yī)院進行日常的picc管維護沖管,接診的護士沖洗時發(fā)現(xiàn)穿刺口處的picc管斷裂,細長的管子竟然不見了。隨后將他送到介入治療科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斷裂的picc管內置長約28厘米,而且脫落的部分已經隨著血液的流動,一直流入了心臟內。”
急診行x線檢査提示,picc導管尖端已至右肺動脈,末端留至左鎖骨下靜脈內肩關節(jié)內側。
高倩看著病歷、檢查報告,眼中露出凝重之色。
“心臟的跳動會讓異物反復刺激著心臟,將面臨心律失常、心臟驟停、刺穿心臟、肺栓塞等危險,危及患者生命,需要盡快手術?,F(xiàn)在考慮的是,用什么方式進行手術?!?
竺海霞面露憂色:“孩子太小了,若采用開胸手術,要建立體外循環(huán)下,打開胸腔及心臟,孩子患有血液系統(tǒng)的疾病,出血風險會很高,身體大概率承受不住開胸手術?!?
高倩皺眉,“如果用介入法,雖然創(chuàng)口小,術后恢復也會更快,但難度也會很大。第一,兒童的身體器官要小得多,血管也更細。兒童配合度低,手術過程中可能存在扭動哭鬧;第二,介入手術需要特制的耗材,據我所知,醫(yī)院沒有合適兒童介入術的抓捕器?!?
守在孩子旁邊的媽媽聽高倩這么說,頓時痛哭流涕。
“醫(yī)生,求你一定救救我兒子?!?
高倩微微嘆息。
她也是為人父母,能切身感受對方幾乎崩潰的心態(tài)。
原本白血病就是絕癥,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極難的手術,不僅需要運氣,更需要漫長的康復。
好不容易,兒子完成了干細胞移植,曙光乍現(xiàn)。
誰能想到再次被命運扼住了咽喉。
孩子盡管很痛苦,但看到媽媽哭泣,還是擠出笑容,“媽媽,你別哭,我一定會好起來的?!?
高倩給人的感覺一直是冰冰冷冷的,此刻也是忍不住眼睛發(fā)酸。
高倩深吸一口,將孩子的媽媽扶起來,“你別著急,我們一定會竭盡所能,讓他好起來?!?
高倩在人群中鎖定趙原,趙原站在最后面。
高倩朝他招手,“趙醫(yī)生,你有什么看法?!?
眾人都很意外。
趙原是天華醫(yī)院的名人,眾人知道趙原已經定崗急診外科。
作為血液科醫(yī)生,心底是有些瞧不起急診外科的醫(yī)生。
尤其是徐琴和黃罡二人。他倆是博士學位,面對本科學歷的醫(yī)生,會有一種優(yōu)越感。
醫(yī)學生從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與其他行業(yè)不一樣,多年的學習,強度很大,研究的課題也很深,是一步步腳踏實地熬煉出來的。
他們難以接受一個本科生的實力和天賦,會在他倆之上。
&nb/>否則,這么多年的書,豈不是白讀了?
故而,當趙原對妍妍的病情指手畫腳時,兩人頗為不屑。
高倩此刻重點詢問趙原,他倆更覺得心里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