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命下達(dá),立即由京城驛卒向沿路各地送去牒信,確保新元節(jié)前前往遼州的官路通暢。
各地州府收到通知,連忙開始安排,時間緊、工作多,官府只能選擇先向鹽商征購粗鹽,再由鹽商們前往鹽衙門領(lǐng)取鹽引,在產(chǎn)地購買粗鹽后運回當(dāng)?shù)亍?
建安前朝熱衷于開發(fā)鹽田獲利,因此鹽田并不少,皇帝出門,用融雪來輔助通路,倒也不算太過奢侈。只是粗鹽量夠,但運鹽的車隊卻不多,這官路何其漫漫,想要都照顧到,必然需要運輸更多的粗鹽才行。
鹽引的開放,讓不少普通商戶眼紅。聽聞只要去年交稅超過十兩銀子,即可去鹽衙門購買鹽引,但數(shù)量有限、先到先得,那些個早已眼饞鹽商利潤的商戶們,紛紛一擁而上。
各地商戶駕駛著馬車,冒著寒雪天行走在官路上,來到就近的鹽衙門領(lǐng)鹽引,卻不料,竟是碰了一鼻子灰。
“去去去,鹽引已經(jīng)領(lǐng)完了,你們來晚了!”門口,鹽衙役甩了甩手,語氣不耐煩道。
“怎么會?”好不容易來此的商戶們紛紛愕然,他們離此地最近,應(yīng)是最早來的一批了,怎么會沒有鹽引呢?
然而衙役根本不打算回答他們的問題,只是不耐煩地趕人,而這時,車隊里走出來一人,那人相貌清秀年輕,只見他低聲對著那衙役說了句什么,那衙役便連忙弓腰將人請了進去。
“官爺,為什么他能進去?”立馬有商戶問道,卻見那衙役輕蔑地看了眼發(fā)問的人,“人家來是為了其他的事兒,你們也別堵在門口了!趕緊走趕緊走!”
商戶們只能不甘心地離開,但也有精明的,將車馬停在了遠(yuǎn)處,派人折回盯緊了鹽衙門。
而鹽衙門內(nèi)。
那位容貌清秀的年輕商人,緩緩地跟在衙役身后,待到發(fā)放鹽引的衙廳內(nèi),只見鹽政官正坐在其中,案桌上擺放著的正是那鹽引。
“大人?!蹦茄靡凵锨?,低聲說了句什么,那鹽政官便看向了這位年輕商人。
“何地?”鹽政官開口十分精簡,犀利的目光落在對方的身上。
那年輕商人微微一笑,一雙桃花眸十分的亮眼,“京城之地?!?
“何人?”
“歸巢之人?!?
“何派?”
年輕商人上前一步,低聲用只有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道,“無乞之派。”
那鹽政官的瞳孔微微緊縮,隨即視線落到了年輕商人打量了一番,“新來的?”
年輕商人笑而不語。
鹽政官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記住了相貌,這才將案桌上的兩沓鹽引里抽了六張短引,隨手按在了書案一角上,“去那邊交稅?!?
說完便又閉眸養(yǎng)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