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葉知秋的熱度太高,有些事被放大了許多。”
“從網(wǎng)上的節(jié)奏來看,這件事背后沒有水軍推動我是不信的?!?
“哈哈哈,那個評論員翟波又發(fā)微博了,居然在跟青年報抬杠?!?
“以前還覺得這家伙表達觀點雖然浮夸了一點,但也是一個有良心的媒體人,怎么現(xiàn)在感覺像個蠻不講理的瘋狗一樣。”
“牛逼,他不會是和葉知秋有什么仇吧,怎么就咬著不放了?!?
在“華夏青年報”之后,翟波立刻又發(fā)了一篇名為《公眾人物的道德水平不應以普通人的標準來評判》的長文。
頓時,不少黑粉感覺似乎又得到了理論支撐。
對啊!他葉知秋賺多少錢,我賺多少錢?
都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那我做不到是因為能力有限,但葉知秋賺那么多錢,反正捐多點也不會對生活造成什么影響,那他多承擔點社會責任、捐多點錢不是理所應當?shù)膯幔。?
就這么一來一回,在兩方陣營即將又要爭起來的時候,“南方都市報”發(fā)布了一篇文章,文章標題是:
《你所不知道的葉知秋:默默捐贈過億元的華夏巨星》。
這篇文章,自然便是記者錢波所寫的。
在文中,錢波從對《隱形的翅膀》歌曲記錄片中出現(xiàn),身患白血病的可憐小女孩“苗苗”的跟蹤報道開始,講述了自己發(fā)現(xiàn)“希望基金”以及背后捐贈者葉知秋的經(jīng)歷。
在文章最后,錢波以一段話作為結(jié)尾。
“面對網(wǎng)上的非議,葉知秋完全可以將捐贈記錄丟出來,可以立刻堵住所有質(zhì)疑者的嘴,但他沒有這么做。”
“不說,是不屑于去說。古人有‘為而不矜,作而不恃’,同樣有句古話叫作“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大致意思是一樣的:做了好事,不以此為驕傲或者吹噓的資本。葉知秋真正做到了這一點,這一刻,我對他肅然起敬。這才是我們需要的明星與偶像,并不在于捐贈的多少,而在于其君子品性的榜樣力量?!?
這篇文章由“南方都市報”的頭版刊出,同時在微博的官方賬戶發(fā)布。
葉知秋捐款超1億元?沒開玩笑吧?
這是不少人看到文章標題時的內(nèi)容看下去。
接著有一個算一個,無一例外全都震驚了。
如同平地一聲驚雷般,“南方都市報”這篇文章,徹底將全網(wǎng)震懵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