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錦年這方法很簡單,這天外火石,到底是不是顧錦年召喚出來的,沒人敢確定,但大夏將士們都相信是顧錦年召喚而來。
只不過為什么召喚出來,這是一個問題。
現(xiàn)在顧錦年作出解釋,拿天命當(dāng)幌子,再說會折壽五十年,對于將士們來說,這就十分合理。
如此一來,只要顧錦年在場,倘若匈奴國再敢集結(jié)大軍,前來廝殺。
那大夏將士必然士氣如虹,原因無他,真打不過了,大不了再折壽五十年,無論如何都不會輸。
如此一來的話,軍心自然穩(wěn)定,而且士氣高昂可怕。
打仗,除了行兵布陣之外,最重要的便是士氣。
想想看,三十萬不要命的將士,認(rèn)定自己必勝,有絕對底牌的情況下,還會怕對方?
反觀匈奴國,只怕要瑟瑟發(fā)抖。
故此,再來一場,其結(jié)果必然是匈奴國大敗,當(dāng)然大夏也會付出慘痛代價。
可對大夏來說,絕對不是什么壞事,畢竟這一戰(zhàn)要是開打,贏了就是踏平匈奴國,輸了十二城也拿回來了,而且匈奴國必然會付出血的代價。
說直接一點,現(xiàn)在匈奴國已經(jīng)輸?shù)暮軕K了,大夏輸?shù)脑賾K,終究還是贏。
“好?!?
“爺爺立刻吩咐下去?!?
“那這幾天,就等消息吧?!?
老爺子點了點頭。
也就在此時,一道聲音在外響起。
是楊開的聲音。
“國公大人,老夫求見?!?
隨著楊開之聲響起。
鎮(zhèn)國公讓其入營。
隨后,楊開說明來意,他要回京了。
到了這個時刻,有他沒他都一樣,他身為禮部尚書,朝中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一直待在這里也沒什么意思。
打算回京,處理公務(wù)。
得知此事,鎮(zhèn)國公沒有什么太大意見,主要還是看顧錦年。
“既如此,那楊大人一路慢走,議和之事,下官會處理妥當(dāng)?!?
顧錦年出聲。
“恩。”
“世子殿下,李相也想離開軍營,朝政事務(wù)繁忙,李相若再不回去的話,也的確有些不妥?!?
“還望世子開恩。”
此時此刻,楊開道出真正的來意,他離開不離開,只需要打個招呼就好。
沒必要親自過來匯報。
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李善想要離開。
聽到這話,顧錦年稍稍沉默。
“等議和徹底結(jié)束后,他可以自行離開。”
顧錦年還是不打算放李善離開,這家伙屁股已經(jīng)歪了,到底是什么人,顧錦年不清楚。
陛下又會如何去對待,顧錦年也不清楚,但不管如何,在議和沒有結(jié)束之前,顧錦年不會讓他輕而易舉的離開。
老老實實待在這里。
聽到這話,楊開倒也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那老夫?qū)⒋嗽掁D(zhuǎn)述給李相吧?!?
楊開如此說道。
隨后,也就離開了。
等楊開走后。
顧錦年也起身離開大營,接下來就是等匈奴國的議和請?zhí)恕?
如此。
翌日。
匈奴王庭。
百官聚集。
匈奴王顯得有些病懨懨的。
二十五萬大軍被滅,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對匈奴國也是巨大的打擊。
現(xiàn)在舉國上下都很恐慌。
首戰(zhàn)失利可以接受,二十五萬大軍被滅,當(dāng)真無法接受。
“王上。”
“臣已緊急調(diào)遣二十萬大軍?!?
“還有十五萬大軍,正在趕往邊境?!?
匈奴國兵部尚書出聲,告知目前情況。
“陛下,如今國內(nèi)上下,嘩然一片,民間更是謠四起,都說我國國運(yùn)衰敗,不可再戰(zhàn),還請陛下早日定奪,以免再次發(fā)生摩擦,引起百姓恐慌。”
匈奴禮部尚書哈律木出聲開口。
告知這件事情。
“知曉了?!?
匈奴王有些唉聲嘆氣。
這些事情他已經(jīng)預(yù)料到了,可現(xiàn)在他要等,等大金王朝和扶羅王朝的意思。
也就在此時,一道身影快速走來,是他的皇子。
“父王?!?
“大金使臣,扶羅使臣來了?!?
隨著皇子開口,匈奴王立刻起身,而后讓百官退下,只留部分重要官員。
大約一刻鐘后。
兩道身影出現(xiàn),是陳松二人。
他們回了一趟自家王朝,也將這件事情告知上去了。
如今帶著兩大王朝的意志前來。
“兩位?!?
“接下來該怎么辦?”
見到二人,匈奴王幾乎沒有任何彎彎繞繞,直接詢問接下來該怎么辦?
“王上?!?
“大金陛下愿資助銀兩糧食,希望王上再集結(jié)二十五萬大軍,與大夏再度廝殺。”
“不然的話,以當(dāng)下情況,大夏王朝必然會提出各種要求,到時候只怕貴國承擔(dān)不起?!?
陳松開口,道出大金王朝的意思。
此一出,扶羅王朝的使臣也跟著開口。
“兩位陛下也是這個意思,希望貴國再出兵二十五萬,愿援助所有戰(zhàn)甲兵器?!?
扶羅使臣開口,也是這個意思。
聽到兩國使臣之。
匈奴王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了。
再派二十五萬將士?這可能嗎?
“兩位?!?
“匈奴國不可能再加派二十五萬大軍?!?
“倘若這次再敗,只怕要亡國?!?
匈奴王出聲。
直接拒絕出征。
二十五萬大軍,這要是再沒了,匈奴國可以直接滅國了。
“王上,并非此意?!?
陳松開口,望著匈奴王道:“陛下的意思是,無需真正出征,而是擺出架勢,否則的話,大夏王朝必然索要更多賠償?!?
“如若選擇出兵,由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施壓,大夏王朝即便索求,也不敢漫天開價,王上可明白此意?”
陳松開口,道出核心。
此一出,匈奴王臉色這才緩和了不少。
如果是讓他再派二十五萬大軍,跟大夏王朝征戰(zhàn),那他肯定不干。
已經(jīng)不是打得過打不過的原因了。
而是打贏了,也是輸。
打輸了,那就直接亡國。
不過讓二十五萬將士去嚇嚇人,這個沒什么大問題。
但他還是有些怕。
“再派二十五萬大軍,萬一顧錦年又召喚出天外火石來,我匈奴國豈不是.......”
對于這天外火石,匈奴王充滿著忌憚。
“王上放心,我等研究過,這天外火石,完全是機(jī)緣巧合,的確有顧錦年的因素,但他絕不可能隨意召喚出天外火石?!?
陳松篤定無比。
“是的,倘若顧錦年能隨意召喚出天外火石,莫說匈奴國了,即便是我扶羅王朝,亦或者大金王朝,誰能抵擋顧錦年?”
扶羅使臣也是如此認(rèn)為。
“王上,坊間傳聞,顧錦年召喚火石,是以天命氣運(yùn)為源,折損五十年壽命,才能召喚一次?!?
“故而,即便是顧錦年想要召喚火石,也是玉石俱焚,除非顧錦年當(dāng)真愿為國捐軀?!?
哈律木開口,道出這件事情來。
這話一說,眾人紛紛點頭,對這個解釋極其合理。
聽到這話,匈奴王也不由松了口氣。
但他還是忍不住開口道。
“其實本王也是擔(dān)心啊?!?
“二十五萬大軍,需要五十年才能恢復(fù)元氣,本王這幾日,難以入寢,實在是不想再起征伐?!?
匈奴王說到這里的時候,更是落下老淚,這倒不是演的。
擱誰損失二十五萬大軍,誰不哭?。?
看到匈奴王落淚,陳松不由開口。
“王爺,陛下聽聞貴國損失慘重,愿意送來八百萬石龍米,并且在貴國恢復(fù)國力之前,長期提供極品龍米給予皇室,外加五萬萬兩白銀補(bǔ)償,以及二十萬工匠,用來恢復(fù)貴國國力。”
陳松出聲。
直接說出大金王朝的補(bǔ)償。
大金王朝和扶羅王朝,之所以如此看重匈奴國。
其原因就是匈奴國可以制衡大夏王朝,并且匈奴將士也能幫他們做很多事情。
東荒境內(nèi)有不少區(qū)域,需要開拓,而匈奴將士最好,并且匈奴國可以培養(yǎng)出大量戰(zhàn)馬,除了最強(qiáng)的匈奴戰(zhàn)馬不會交易之外。
其他戰(zhàn)馬,都可以送往兩大王朝。
匈奴國之所以能孕育出這種戰(zhàn)馬,到底是什么原因,誰都不清楚,這是匈奴國的秘密。
綜合以上三點,兩大王朝不會放棄匈奴國。
一切還是利益為主。
“王上,我扶羅王朝,會送來五萬萬兩白銀,外加上大量鐵器,鹽巴,等等物資,以便匈奴國早日恢復(fù)元氣?!?
扶羅王朝使臣也跟著開口,給予補(bǔ)償。
聽到這話,匈奴王頓時不哭了。
“既然如此的話,那本王就先派五萬將士在城外聚集,壯大聲勢?!?
“只不過,倘若大夏宣戰(zhàn),本王一定不會應(yīng)戰(zhàn)?!?
匈奴王也不蠢。
嚇唬嚇唬人,他可以接受,但也只能接受這個程度了。
再打。
他打不起啊。
“好?!?
“先派人助威,大金與扶羅,也會在第一時間,給予大夏施壓?!?
兩人點了點頭。
他們的目的,也不是開戰(zhàn)。
無非就是告訴大夏王朝,可以談和,但別想漫天要價。
很快,隨著匈奴王下達(dá)軍令,當(dāng)下大軍朝著城外聚集。
而王庭內(nèi)。
“王上,倘若這次談和,您心里的想法是什么?”
陳松問道。
“十二城無條件歸還。”
“再賠償五萬萬兩白銀,這是本王的底線。”
“其他,一概不同意?!?
匈奴王開口,他內(nèi)心很憋屈。
可也只能這樣了,畢竟這次輸?shù)奶珣K了,無條件歸還十二城這是必然的事情。
賠償也是必然要賠償,打輸了不賠銀子,人家也不干啊。
但畢竟自己損失最慘,五萬萬兩白銀,是他的極限。
“五萬萬兩白銀,只怕大夏不會答應(yīng),我等思考了許久,只怕大夏王朝一定會讓王上下罪己詔?!?
“所以,還是希望王上,能夠委屈一二?!?
陳松出聲,同時有些尷尬,畢竟讓一個皇帝下罪己詔,這還是有些過分。
“不可能。”
匈奴王直接否決。
下罪己詔?
這什么概念?不就是公眾承認(rèn)自己做錯了事嗎?
那個帝王會這樣做?
他做不到。
此一出,兩位使臣略顯沉默。
大約半刻鐘后。
有聲音響起。
“王上,大軍已經(jīng)在城外集結(jié),請王上下令。”
將士傳來聲音。
而匈奴王神色平靜道。
“城外擊鼓!”
匈奴王有些不滿,主要是聽到下罪己詔,心里很不舒服。
說完這話,后者立刻離開。
而王庭內(nèi),卻顯得無比沉默。
畢竟對于陳松等人來說,大夏必然要讓匈奴王下罪己詔。
若是匈奴王不答應(yīng)的話。
這件事情真的有點難搞了。
一時之間,王庭安靜無比。
而此時此刻。
潼關(guān)城。
顧錦年站在城墻之上,正在思考詩詞。
只不過,想要找一首應(yīng)景的詩詞,還是有些難。
有些難受。
然而,過了一會后,一陣聲音響起。
咚!
咚!
咚!
是戰(zhàn)鼓的聲音。
不算很大,但逐漸清晰。
來自數(shù)十里外的戰(zhàn)鼓之聲。
這是一種特制的戰(zhàn)鼓,是用一種妖獸皮骨打造而成,聲音可傳百里外。
很快,一道聲音自潼關(guān)城響起。
“擊鼓!”
是老爺子的聲音。
很顯然,聽到匈奴人擊鼓,大夏自然也不落后。
給予回應(yīng)。
根本不虛。
頓時之間,兩邊戰(zhàn)鼓齊鳴。
雙方都有火氣,大夏將士的火氣更濃,他們也想不明白,匈奴國都這樣了,為什么還敢叫囂?
城墻上。
聽著這陣陣戰(zhàn)鼓齊鳴之聲。
顧錦年有些無奈。
這匈奴國是不是有病啊?
都被滅殺二十五萬將士了,還敢挑釁?
當(dāng)真就不怕死?
沉默一會。
顧錦年深吸一口氣,而后也不啰嗦了。
他找不到應(yīng)景。
索性隨便寫一首看看。
要是有效。
那就再壓一壓匈奴國。
要是沒效。
那就算了。
想到這里,顧錦年提筆。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發(fā)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
叱咤經(jīng)百戰(zhàn),匈奴盡奔逃
這是李白的白馬篇。
算不上應(yīng)景,但也算是一首千古名詩了。
主要還是用來測試測試。
當(dāng)詩詞落下。
剎那間。
黑夜之中,璀璨光芒瞬間綻放。
千古異象再顯。
但顧錦年沒有在乎這個,而是抬頭望著天穹,看看有沒有火石墜落。
看了一會。
沒有。
“果然,不是想召喚就召喚啊?!?
顧錦年心中有些無奈。
“是不是不應(yīng)景啊,再試一試?”
顧錦年心中暗道。
而后又揮筆,一口氣寫下三四首詩詞,看看到底什么情況。
只是寫完之后,顧錦年感覺自己好像少了點什么東西。
但又不知道少了什么東西。
很古怪,當(dāng)下顧錦年不由閉目查詢,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
就在下一刻。
五十里外。
如墨的天穹之上,一顆火石,浮現(xiàn)在天穹上,閃耀發(fā)光。
轟!
一刻鐘后。
一道恐怖的聲音響起,地震山搖。
潼關(guān)城內(nèi)。
所有將士懵了。
誰都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但很快,有斥候火速趕來,聲音激動道。
“火石!又是火石!世子殿下又召喚出火石了!”
“火石墜在古林城外,五萬大軍,全軍覆沒?!?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潼關(guān)城內(nèi),一片寂靜。
而匈奴王庭。
依舊安靜。
匈奴王態(tài)度很堅決。
罪己詔?
你想屁吃?
只不過安靜太久了,匈奴王覺得還是得說兩句話,緩和緩和氣氛。
可就在此時。
一道身影飛快跑來,聲音帶著顫意。
“王上?!?
“古林城再顯天外火石?!?
“五萬將士,全軍覆沒,無一生還啊?!?
聲音響起。
“什么?”
“又是火石?”
這回王庭內(nèi)所有人都沉默了。
“王上。”
“國境內(nèi),出現(xiàn)四顆火石?!?
很快,又是一道身影出現(xiàn),聲音帶著顫意。
當(dāng)這話說出。
匈奴王徹底傻了。
四顆火石?
這是要滅國嗎?
“快!”
“快去潼關(guān)城?!?
“告知大夏。”
“本王愿求和。”
“愿答應(yīng)大夏一切要求?!?
這回匈奴王徹底繃不住了。
又死了五萬?
還出現(xiàn)四顆火石,隨時可能會墜落下來。
還不求和。
自己就真的要亡國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