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作為一個統(tǒng)治這個國家二百余年的沒落王朝,它的貴族集團必然不甘心失去權力,王朝不單單是由皇帝統(tǒng)治,同時也由這個貴族集團協(xié)助統(tǒng)治,皇帝甘心退位讓國,并不代表其他人愿意,就在滿清廢帝被逐出皇宮地當天深夜,一場兵變理所當然的爆發(fā)了。
奉命駐扎南苑等待解除武裝并就地解散的滿清禁衛(wèi)軍借口遣散費被北洋集團吞沒,于清室被逐當天深夜發(fā)動兵變,擁戴良弼為總統(tǒng)官,小恭王偉、肅王善耆為左右翼長,隨即于南苑誓師,進攻京城,試圖將清室廢帝救出,但這支叛軍在途中遭遇北洋軍精銳部隊伏擊,一戰(zhàn)即潰,旗兵們還沒有望見京城的城門就已星散,良弼、偉、善耆等人化裝潛逃,在日本駐華公使館地協(xié)助下攜帶家眷逃往天津租界,隨后由租界乘日本商船離開天津,前往朝鮮。
南苑兵變只是滿清頑固勢力的一次小反撲,不愿意失去權力的不僅僅只有京城里的王爺、宗室,地方的封疆大吏也不甘心將權力拱手讓出。
就在清室退位讓國詔書發(fā)布的次日,陜甘總督升允、云貴總督錫良、山西巡撫寶、新疆巡撫聯(lián)魁聯(lián)名發(fā)出通電,宣布不承認袁世凱地地位,同時組建“?;是谕踯姟?,正式向共和政府宣戰(zhàn),稍后,四川總督趙爾巽也宣布參加勤王軍。
與此同時,日本、俄國增兵數(shù)萬,沿著中東鐵路擺開,并揚占領重要城市,以保護兩國商人的“合法權益”,只是由于美國、英國地極力反對,才沒有付諸行動。
一時之間山河變色,狼煙四起,面對危局,北洋派、革命派、立憲派捐棄前嫌、黨同伐異,在天津組建“討伐司令部”,編組三支討伐大軍,統(tǒng)稱“建**”,北路建**為第一軍,由北洋大將段~為總司令,負責進攻山西,南路建**為第三軍,由同盟會干部黃興為總司令、光復會干部熊成基為副總司令,負責進攻云南,西路建**為第二軍,由共和軍總司令趙北指揮,合河南奮進會、湖南共進會部隊,三路齊出,分別從湖北、陜西、貴州進攻四川。
與此同時,從日本歸國的留學生紛紛潛回家鄉(xiāng),策動會黨武裝和新軍部隊,響應建**地軍事行動,唐繼堯、尹昌衡、孫傳芳、劉存厚、趙恒惕,顧品珍……這些青年抱著不同的目地和主張,投身于這個時代,投身于不同的革命陣營,將這場戰(zhàn)爭演繹得更加精彩。
1909年2月26日,在得到從草原過來的蒙古馬隊增援后,寶指揮山西清軍由娘子關出擊,撲向直隸重鎮(zhèn)正定,中途與西進的北洋軍遭遇,隨即被擊潰,清軍退回山西,此戰(zhàn)史稱“正定之戰(zhàn)”。
此戰(zhàn)為標志,“建國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
“長夢千年何日醒,睡鄉(xiāng)誰造警鐘鳴……”嘹亮的軍歌聲中,鐵流滾滾,軍旗獵獵。
或許,一個民族的新生、一個國家的崛起離不開戰(zhàn)火的洗禮?
或許,和平的盾牌需要戰(zhàn)爭鐵錘的鍛造?
無論人們愿不愿意承認,這個時代本就是一個赳赳武夫的時代!
(第一卷《時代先鋒》終了,從下一章開始進入第二卷《武夫當國》。希望諸位書友繼續(xù)支持本書,謝謝。另,順便拉幾張月票。)(未完待續(xù),)
!~!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