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特點都可以。
可能有人僅僅因為說話大嗓門,便讓某些人感覺特別爺們、特別有安全感,所以喜歡。(當然,也可能有人感覺這樣特別粗魯,所以說,各花入各眼。)
找到我們自身的特質(zhì),再遇到欣賞我們的人,問題便解決了。
我們的優(yōu)點越多,被欣賞的可能性就越大。
比如,一個五官精致的男人,通時還特別的有學問。事業(yè)有成多金,還特別的會讓飯。不但肌肉緊實,里面還裝了一個非常趣的靈魂……
這種人,會發(fā)愁沒人喜歡自已嗎?
能提供的價值越多(利他屬性越強),我們就越容易被需要,自然就會被更多的人喜歡。
所有的問題,落實在我的身上。
我可以讓什么,讓彼此變得更好?
我們也不需要變得特別完美。
即使沒有好看的外表,沒有有趣的靈魂,沒有矯健的身材,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但只要有積極樂觀的思維模式,也足夠吸引到一些需要正能量的人喜歡我們。
也不必貪多,能記足基本的社交需求就好。
主耶穌和佛菩薩都不能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們又何必太貪心呢?不拘于數(shù)量,有人喜歡就行。
但是,如果所有人都不喜歡自已,那就要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已,看看能為別人提供的價值到底有哪些?
就算什么都不會,打掃個衛(wèi)生總可以吧?
我們有多少價值,就匹配多少的喜歡。
一陰一陽之謂道。
如果啥也不是還期望讓別人喜歡自已,那就是太貪了。
你只想獲得你想要的,卻拿不出別人想要的,講理嗎?
在意別人喜不喜歡自已的時侯,注意力是放在了別人的身上。
別人喜不喜歡,那是別人的事。
成為更好的自已,這才是自已的事。
只要能幫助到足夠多的人,總會有人喜歡自已的。
一切的利他,最終都是利已。
提升利他的能力,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
這就是陰陽之道。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