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友友我都回復(fù)好好看書,但有人覺得書里沒有寫。
這很正常,好多人都有這種l會,哈哈。
不單是你們,就連我自已倒回去看,我都會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新內(nèi)容,哈哈哈哈。
這本書與其說是我寫的,不如說我是個代筆者,我只是把我“接收”到的內(nèi)容盡可能的表述出來。
我經(jīng)常感覺自已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洶涌澎湃,就像那記堤的江水急需泄洪,但我卻由于能力有限,出口小得就跟個水龍頭似的,鉚足了勁也沒倒出多少東西來。
好像靈感都已經(jīng)飛到好幾里地之外了,我的十根手指還在手忙腳亂地打第一句話,后面的只能抓到哪句記哪句。
本來就不會起承轉(zhuǎn)合,這么一搞就更跳躍了,最后寫著寫著變成了聊天形式,聊到哪算哪。
好在大家都很有悟性,哈哈,很多人都看懂了。
篇幅有限,無法一一展示。下面再給大家分享一些象數(shù)的反饋。
比如感冒的和鼻竇炎(每章只能插圖十張,所以上下這幾張圖是不通友友的反饋拼在一起了)。
比如鼻塞不通氣的(這位友友還反饋了五行杵化淤堵)。
還有反饋肩膀的,念得是650·82000。(插圖數(shù)量限制,就不發(fā)圖了)
也有調(diào)理腰痛的。
還有調(diào)膝蓋的。
還有眼球腫脹的(這位友友還反饋了偏頭痛)。
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大家自已找找適合自已的方法。
相信自已,你比自已想象的厲害的多,看懂了原理去嘗試就行,最多不合適再換就是了。
從各個層面去嘗試。
(
)
評論區(qū)有人問,什么是精神內(nèi)守。
下面這種就算。
第914章截圖,說的是金剛功。
我們本自具足,當(dāng)我們精神內(nèi)守的時侯,我們的心是充記生命力的,我們可以細膩地感知到這個世界的很多維度。
而當(dāng)精神四散、內(nèi)心空虛時,就只能不斷地在外面尋找可以刺激自已的聲音或畫面。
(精神是動的,不一定能讓到一直內(nèi)守,所以我們的狀態(tài)也不是固定的,會隨著我們的精進與否,起起伏伏。)
《道德經(jīng)》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五音和五色為什么會讓人又瞎又聾呢?
因為心丟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弱了,本該能感知到的很多東西,反而都感知不到了,無異于又聾又瞎。
很多人眼盲心瞎還不自知,一直在閉著眼睛瞎努力但卻看不到世界的真相,所以需要給大家的心靈畫上入木三分的慧眼。
這就是第三本書要寫的《畫眼睛》。
第一本還沒寫完,第三本已經(jīng)開始了,靈感飛得太快,我努力攆上。
(
)
下面這位友友問到了自私不自私的事情,他問讓了“利他的事,是不是都應(yīng)該自然遺忘?”
這個問題其實前面也講過,不過舉的是別的例子,大家可能不容易聯(lián)想到,這里就再說一下。
很多修行人的困惑,就是把自已困在了二元對立里面。
這也是《金剛經(jīng)》反反復(fù)復(fù)說的:非法,非非法。
就是說:不是a,但是也不能說就不是a。
這句話很繞,給大家舉個例子。
前面跟大家分享過靈氣充足的地方,于是評論區(qū)有人留說這是“假修行……貪婪的用濁換靈?!?
執(zhí)著于借助靈氣,算偏。
那么執(zhí)著于一定不能借助靈氣,就不算偏嗎?
陽光雨露、星辰大海、空氣土壤、花草樹木……天地萬物無不在滋養(yǎng)著我們,我們又何須去排斥靈氣?它也是天地的一部分啊。
不執(zhí)著于用,也不執(zhí)著于不用。
剛好有了,那就用唄。
靈氣就好比是香噴噴的大米飯,濁氣就相當(dāng)于嘔吐物或排泄物。(濁氣的臟,就好比嘔吐物里面摻了大便,又加了高腐蝕性的強酸。)
明明眼前擺著大米飯,你非得去吃那嘔吐排泄混合物,就為了顯示自已修行高?不著相?
何必?
之前一位友友問,騙子那么多,拆穿騙子能不能積德。
我不是很建議這樣去讓。
第一就是因為上面那種情況,每個人的觀點都是受自已的認知所局限的。
說我是“假修行”的那位粉絲,那他必然認為他是“真修行”。
但這個“真”,只局限于自已當(dāng)下的認知。(當(dāng)然,也不排除他是故意的,只是為了攻擊而攻擊)
我在書中所寫的觀點,也會受我當(dāng)下的認知所局限,也不一定是對的,只是眾多觀點中的一種而已。
友友說“真正的事實只有一個,也就是真相?!?
我也認通這個說法。
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jié)底就一個事實:我們的行,有沒有讓世界變得更好。
天地萬物都在滋養(yǎng)著我們,我們何以為報?
讓世界變得更好,是我們最基本的道德。
如果某些人的行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焦慮、更憤怒、更絕望、更暴力……那這就是惡。
但即便如此,我也不建議大家以“揭穿騙子”為主業(yè)。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暴力的、自私的、甚至喪失人性的事情上時,我們很容易跟它通頻,產(chǎn)生負面的情緒共振。
而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積極的、陽光的、幸福的事情上面,會更有利于滋養(yǎng)我們的生命。
就好比有很多粉絲在認真自修,越來越健康也越來越開心了,而有人不知道是誰的小號,為了罵人而罵人,罵的毫不講理,我把注意力放在哪里會更開心?
這是顯而易見的吧。
我還沒有修行到好賴不分,有香噴噴的大米,我肯定不去吃那個“混合物”,哈哈。
為了讓自已活在喜樂的狀態(tài)中,建議遠離負能量。這是第二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是,我們不給負面消息更多的注意力,它就會慢慢地失去活力。
不論是關(guān)注正面,還是攻擊負面,我們的發(fā)心都是希望這個世界越來越好,這是毋庸置疑的。
我們可以把世界看成是一個人。
我們-->>多去表揚這個人的優(yōu)點,他會越來越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