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前軍走西漢水奇襲,實際上已經(jīng)突破了漢軍的劍閣防線,來到了漢軍的腹地。
不過這股曹軍,幾乎算是一支孤軍,主要是沒有可靠的退路!
大家起初也不敢相信,曹軍能從西漢水漂下來;可畢竟水往低處流、恒古不變的道理,順流而下還不算奇怪、只是讓人意外。但若曹軍能依靠簡陋的載具、再逆流回去,那就是怪力神了,根本不是人為可以理解!
所以漢軍諸將,此時大多人的看法,仍是曹軍會從北路(北營溝)出擊、攻東三營!
將軍閻宇說得、便很有道理,“孤軍深入,主將定會先找退路,此乃人之本性也!曹魏前軍只要攻北路,突破東三營(劍閣關(guān)東北)的防線,便能與陳泰軍打通聯(lián)系,相互策應(yīng)。退可撤軍于劍閣關(guān)之北,進亦可繞道攻打劍閣關(guān)南坡?!?
大伙紛紛點頭,董厥也道:“閻將軍所極是!”
只有司馬師不吭聲,他仍然認可姜維的判斷。
左車騎將軍張翼道:“我也認為,閻將軍之不無道理。不過姜將軍既然奉詔、行大將軍事,終究還是姜將軍決定!”
姜維道:“東三營所在,地勢復(fù)雜狹窄、山高林密,又有工事,適合被動固守,不適應(yīng)大軍展開;何況那條沙水在谷中,對于曹軍進軍方向是逆流,反而影響曹軍行軍。我看可以等等,以確定曹軍進攻方向。”
他接著說道:“此時戰(zhàn)場的方向,只能讓曹軍主動選擇。但具體戰(zhàn)場在哪里,我們?nèi)钥梢运艡C而動?!?
司馬師開口道:“如果姜將軍預(yù)料錯了,曹軍一兩天之內(nèi)、恐怕也無法攻克東三營,我援軍還能重新出發(fā),走南坡谷地、東出增援。但反過來,我軍若先去東三營陳兵,卻發(fā)現(xiàn)曹軍攻南路,那時再回來,大軍退路便沒了!”
司馬師的這番話,無疑挺有說服力。諸將的態(tài)度立刻松動,不再反對。
但司馬師在漢國這邊沒有根基,又非漢國皇室的親戚
,威望有限。這時閻宇仍強辯道:“若是丟了劍閣關(guān),漢國便無險可守,還想什么退路?”
姜維道:“劍閣關(guān)防線的四萬多人一旦被圍殲,漢國才真的完了!”
……魏軍沿著北營溝的佯攻、持續(xù)了一天半,完全沒有起到作用!根本不見蜀軍主力增援。
今天下午還下了一場小雨,不過到了黃昏時分、早已雨停。秦亮在葭萌縣這邊的近半個月,還沒遇到過一場大雨。
前兩年、駐扎漢中三郡的諸將總結(jié),夏至左右,益州很少有大雨,果然沒錯。暴雨大雨要到臨近夏秋之交的季節(jié),不過秦亮現(xiàn)在管不了那么久的事了,數(shù)日之內(nèi),就要在劍閣關(guān)附近分出勝負!
此時秦亮已經(jīng)來到了南營溝。南營溝這邊,比北營溝的地形更加寬敞開闊;除了谷底的一條小溪,南營溝北山的山坡又寬又緩,甚至能找到大片臺地,確實更適合大軍駐扎。
南營溝北山、其實非常高大,但正是因為山體龐大,才使得這邊的坡度比較平緩。
秦亮已經(jīng)派人召集諸將,準備下達軍令。他先來到了中軍帳篷,翻開地圖時,他的目光立刻又被一個地方吸引,那地方、就像具有磁力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