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軍走米倉道與間道,攻入蜀漢境內(nèi),于漢昌、宣漢二地發(fā)生戰(zhàn)斗。但戰(zhàn)事沒有持續(xù)太久,很快胡奮、馬隆都撤軍回了漢中,秋季攻勢暫時也隨之迅速消停。
十月初,各路軍情已報入洛陽,先后送達的東西、還有裴秀等人的信件。
秦亮與屬官們來到了閣樓西廳的里屋中,把一副益州地圖、鋪在了大案上。也只有這張如同門板一般的大桌案、才擺得下大圖紙張,以前只能放在地上。
圍坐在桌案周圍的人,有陳騫、鐘會、馬茂、王康等,他們有的在看地圖,有的在傳閱信件。
屋子里黑泱泱的一片,幾乎所有人都換上了黑色的袍服,唯獨王康的衣裳是黃色。黃色尚未變成皇家的專屬顏色,但穿在王康身上的袍服沒有圖案,著實不太好看。
馬茂的聲音道:“大將軍攻陷漢中之后,蜀漢似乎還未在米倉道、間道上設(shè)圍屯兵?!?
鐘會隨即說道:“從此役看來,漢中之役后、蜀漢是采用了建安年間的方略,屯兵據(jù)點在閬中。當年張魯投降,太祖進占漢中,遣張郃走米倉道進入巴西郡;蜀軍張飛部便是走閬中往宕渠城,擊退了張郃軍?!?
他說罷準確地在地圖上指了一下,“就在宣漢縣之南!這回馬隆只到了宣漢縣,還沒能進軍到宕渠城。”
潁川鐘氏一直有人在朝中出任重要官職,鐘會對兵事感興趣,確實很容易看到舊檔,說起來是如數(shù)家珍。
這時陳騫說道:“因為我軍這兩年修建的營壘倉庫,全在金牛道沿途,所以蜀軍的關(guān)注、還是防衛(wèi)金牛道。而米倉道方向人口較少,蜀軍若臨時增兵設(shè)圍,同樣有運糧之難?!?
幾個人紛紛附和,“陳長史之有理?!?
秦亮的反應(yīng)不大,因為一切都在預(yù)料之中。他起初就是為了襲擾,如果僅靠胡奮、馬隆兩路總共一兩萬人,就能長驅(qū)直入攻占蜀漢大片地盤;那反而是極大的意外,比歷史上鄧艾偷渡陰平、還要意外!
而之前秦亮擔(dān)心鄧艾搶功,倒是有點多慮。有時候知道得過早、反而容易多想。
此時確實沒有條件偷渡,魏軍在西路的前期準備,顯然引起了蜀漢國的極大重視。蜀國在劍閣附近有重兵,鄧艾既無法突破劍閣關(guān)、也不能攻破江油關(guān),西路諸軍在秋季襲擾其間、大部分時候都在對峙。
秦亮開口道:“漢昌城(巴中)是蜀漢重鎮(zhèn)、又因在米倉道上,同時有閬中的蜀軍增援,胡奮攻不破漢昌城很正常。不過馬隆竟被完全阻擋在宣漢,有些出人預(yù)料?!?
他回想起了馬隆在儻駱道上的表現(xiàn),又道,“馬隆是善于在山區(qū)用兵的。蜀漢并不是沒有人才,宣漢縣的羅憲似乎頗有眼光見識?!?
鐘會道:“間道既遠又險,因此宣漢縣的羅憲部,必定沒多少人,守住宣漢縣、非良將不可為。不過尋常將領(lǐng)帶兵,或許根本無法走到地
方,馬孝興到了宣漢、已是不錯了。”
秦亮估摸著宣漢縣所在的不曹水、極可能就是米倉山和狹義大巴山的分界。間道縱穿大巴山、好幾百里山路,行軍實屬不易。
馬茂沉吟道:“此番我軍走米倉道、間道攻入了蜀國。如果蜀軍因此增兵設(shè)圍,明年大將軍若想派兵、再走此二路進攻,恐怕遭受的阻擊更甚。”
鐘會道:“蜀漢國力、兵力有數(shù),若是在東面增兵,則西路的實力必會削弱,不見得是壞事。大將軍在金牛道的準備時間長,還是最希望從西面突破罷?”
大伙議論了一陣,便陸續(xù)告辭離開了里屋。秦亮仍繼續(xù)留在此間,獨自看著桌案上的地圖若有所思。
大巴山中的那條間道,良將如馬隆者、能成功進軍至宣漢縣,卻也維持不了多久就得退兵;往日魏軍不走間道、而走米倉道不是沒有原因。
萬一明年魏軍無法突破劍閣,走米倉道迂回、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但是米倉道不比秦川儻駱道好走多少,路還比儻駱道更遠,糧道是個大問題!關(guān)鍵是巴蜀盆地的寬闊、不是漢中盆地可以相提并論,巴地還是山區(qū),有別于漢中小平原那樣的地形。
秦亮想起自己在漢中平原上、與姜維角逐周旋數(shù)月的經(jīng)歷,回想起來依舊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