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禮說:“孫子兵法曰,兵無成勢,無恒形。吾等世人不能謂之神,推測不準(zhǔn)也是常情。況秋季備邊,以備無患,亦非壞事,實乃吾等分內(nèi)事?!?
眾人聽到這里,這才放過秦亮,不再多。
但秦亮想了一會兒,還是覺得吳兵會來。只是因為今年秋氣候反常,不利于吳國擅長的水軍行動,加上魏軍在這個季節(jié)容易有所準(zhǔn)備、吳兵很難做到戰(zhàn)爭的突然性,所以諸多不利因素疊加、才讓吳國暫停了進攻預(yù)謀的推進。
不過孫禮已經(jīng)把話說出來了,這時候秦亮再強辯的話、有點不給孫禮面子。所以秦亮沒有吭聲,等以后有機會再說。
宴席早早散場,陰了一整天的天空,此時也飄起了小雨。
本來是太陽
還沒下山的時辰,光線卻變得非常陰晦不明。秦亮回到刺史府里的住所,搬起了之前寫的策略草稿,來到附近的閣樓上。
或因受道家的影響,世人欲近天,此時除了那些低矮簡陋的民房,府寺豪宅都愛修閣樓,二到四層最常見。二層往上,常常是四面開窗,采光極好。
借著窗前的光,秦亮把自己寫過的簡牘又看了一遍。留在手里的大多是草稿,字跡潦草又很多涂改,但因為是他自己寫的,重新看明白內(nèi)容沒有啥問題。
看了一會兒,秦亮想起還有一些內(nèi)容,便叫來佐吏,去傳話王康把臥室的竹簡也搬來。
綿密而不犀利的小雨、陰云籠罩的天空,這一切都讓人心情低沉。想起很多人的質(zhì)疑、秦亮也不能完全不受影響。還是因為他沒有實際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嚴(yán)密的理論、似乎并不能讓自己完全堅信不疑。人在本能上,大概還是更信賴經(jīng)歷過的事,如果是有多次相同經(jīng)驗、那更容易堅信到固執(zhí)。
“秦君,東西搬來了?!蓖蹩档穆曇舻?。
秦亮回頭看了一眼,見他扛著個粗布袋,便道:“拿過來罷。”
這時光線更暗了,秦亮沒有馬上看簡牘。他坐了片刻,王康的聲音再次讓他回過神來。
王康的聲音道:“仆去拿燈。”
秦亮點頭道:“卿去拿燈,我把窗關(guān)上?!?
他從木案前爬起來,關(guān)掉了三面的木窗,剩下南面的窗戶時、他又繼續(xù)眺望了一陣遠方的光景。
蒙蒙小雨,茫茫雨霧讓視線看得不遠,只有遠處的城樓影子隱約在望。何況即便是晴天,僅憑肉眼又能看見什么呢?
“嘎吱”一聲,秦亮徑直關(guān)閉窗戶,但人依舊站在原地。他的雙手還放在木窗上,額頭靠過去抵在手上,埋頭又沉思了稍許。
這一次他很固執(zhí),目前依舊覺得自己的判斷沒有錯,種種因素綜合推測,吳兵必定會來!只是吳軍相當(dāng)依賴水軍優(yōu)勢、把時間延遲了,但應(yīng)該不會延遲幾年那么久。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