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和雒陽,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
當然,目前來看,長安更大,關中平原也十分遼闊。
雒陽有八關守護,但地理職位限制,比起長安要小得多。
“文和,公達,你們的意見呢?”
“長安,雒陽二者則一。”
“漢王英明!”
有了這個框架,再商討就要好多了。
荀攸和賈詡都怕劉璋腦子一熱,想出一個地方。
“高祖興于關中,進而取得天下。后光武興于南陽,于雒陽稱帝。”
“昔日董卓時不是有歌謠嗎?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
劉璋有些怪異的看著荀攸。
“怎么,公達也信這等說辭?”
荀攸笑著搖了搖頭。
“當然不信。如果真有用,董卓怎么會亡于呂布之手?”
“可不信歸不信,但東頭這個漢,畢竟是險些亡于雒陽之手??!”
身份越高,越會敬畏玄學,這是無可避免的。
即便是身為穿越者的劉璋,也不免被影響。
為何要置太常?
太常為何為九卿之首?
自是有這個道理了。
劉璋沒有反駁,而是繼續(xù)詢問。
“還有嗎?”
荀攸點了點頭。
“雒陽被董卓焚毀,殘破不堪,后來被曹操占據(jù),但因與關中相近,因此并未處置?!?
“也就是說,雒陽這個地方可以用,但想要恢復如初,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為艱難的是時間,時間并不允許我們等這么久。反觀長安,雖說殘破了些,但畢竟?jié)h王在長安許久,也在不斷修繕。”
“只要集中力量修繕一下長安的宮殿,足可用矣!”
劉璋聽后頻頻頷首,沒什么意見。修宮殿是最勞民傷財?shù)?,多少朝代亡于此?
也不是說就完全不修,只是天下剛剛穩(wěn)定,便要興起雒陽這種規(guī)模的宮殿,實在太為難了些。
目下最重要的是休養(yǎng)生息,享受的日子推遲幾年沒有關系。
如此來看,長安不但是選擇,還是唯一的選擇了。
“文和,你覺得呢?”
出于尊重,劉璋詢問了賈詡。
賈詡輕撫胡須,笑道,
“漢王,若是在長安,老臣距離家鄉(xiāng)更近了些!”
劉璋知曉賈詡是在打趣,也不接話,靜靜等候下文。
“老臣覺得,長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光武帝中興大漢,功勞甚大,可若與漢王相比,亦相差遠矣?!?
“依老臣之見,唯有高祖才能與漢王比肩。如果不是開國之功,仍比不得漢王?!?
“高祖有白登之圍,可漢王卻滅匈奴全族,差距何其大?”
“若在雒陽登基,則有遜于光武之意,實為不智!漢王功績比高祖更甚,焉能不如光武?”
“漢王,長安定都,實乃一舉多得了。”
劉璋點點頭,心中不再質疑。
“好,就長安了!”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