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兄,你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竟然能想出這個辦法。我果然沒有看錯你,我就知道你和夏兄都非常人也,所以才會推薦給賢侄?!?
大伯朱守仁對胡煒贊不絕口,還會做人的連帶著把夏羌也夸獎了一番。
“呵呵,也是多虧了朱兄慧眼識珠,向令賢侄舉賢薦能,我們才有實現(xiàn)自我抱負的機會?!?
胡煒也向朱守仁恭維道。
“確實如此,多謝朱兄,若非胡兄推舉,我們焉能結(jié)識朱大人這般大人物?!毕牟钜哺胶?。
三人互相吹捧了一番,自信心都漲了一大截,心滿意足的做了分工。
夏羌負責在窗口放風,注意外面來人,及時示警;胡煒和大伯朱守仁兩人則負責在帥帳內(nèi)翻找朱平安昨天翻看過的書籍,以及寫字的紙張。
其實,也不用他們翻找,朱平安做的燭桉上就放著一摞書。
其中一本還在正中放著,只是合上了書頁而已,一看就是朱平安才看過的。
大伯朱守仁還有胡煒一眼就看到了桌上的這本書,兩人對視了一眼。
“錯不了,這本書就是賢侄早上才翻看過的書,這藍色的封面我有印象,早上我就注意到賢侄在看一本藍色封面的書,肯定就是這本書?!?
大伯朱守仁搶先一步拿起桌上的書,一臉自信的說道。
“嗯,沒錯,我也有印象,早上朱大人好像翻閱過一本藍色的書,應該是這本無誤。”
胡煒也點了點頭,他也有點印象。
大伯朱守仁快速的翻了一下書,看到一頁有一個輕微的折痕,情不自禁的拍了一下書,一臉得意的對胡煒和夏羌兩人說道,“這一頁有折痕,應該是賢侄看到有意思處,特意折了一個角做記號,以便下次接著看。以前在老家時,我去二弟家看賢侄的書房,賢侄書房里就有不少書頁有折痕,每個有折痕的書頁都比較破舊,都是賢侄經(jīng)常翻閱造成的?!?
“嗯,不錯,朱兄果然了解朱大人,這一頁確實比其他頁碼要陳舊三分,肯定是朱大人在這一頁停留了許久。”胡煒上前翻閱了一下書,肯定的點了點頭。
“趁外面沒人,快讓我看看?!痹诖翱谕L的夏羌也忍不住了,不顧的放風了,也過來看。
三人聚在一起,盯著這一頁書研究。
“這一頁有什么內(nèi)容值得賢侄如此翻來覆去的看啊?”
大伯朱守仁看了一遍,摸了摸腦袋,一時間看不出來這一頁有什么重要內(nèi)容。
“這本書是奏疏合集,這一頁是宋朝一位名叫張孔武的御史視察川地后的奏疏,涉及了政治、經(jīng)濟、民生等多方面,不過能吸引朱大人的肯定是其中關(guān)于軍事的記載?!毕那冀Y(jié)合書籍和前后頁內(nèi)容,摸著下巴說道。
“哦,我看看,嗯,這里面關(guān)于軍事的內(nèi)容......”大伯朱守仁受到啟發(fā),立馬低頭找那一句話。
“‘巴蜀有將名張浩,頗有兵圣孫武吳國殿前練兵之風,可酌情委以重任......’這奏疏里面跟軍事有關(guān)的只有這一句話,也值得賢侄看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