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災后重建事務繁多,我長話短說,繁理簡說。諸位真以為糧價越低越好嗎?如果我們靖南,也像臺州府城、太平縣等郡縣一樣,以雷霆霹靂手段,強行將糧價控制在每石500文,那么以后會發(fā)展成什么情形?”朱平安揉了一下腦門,強忍疲憊的對堂下眾人說道。
“糧價自然是越低越好,糧價越低,老百姓越能得到實惠?!?
“如果我們靖南也以雷霆手段將糧價控制在每石500文,那自然是大喜之事,普天同慶,以后自然是越來越好。糧價降了,老百姓也買得起糧食了。老百姓手里有糧,心里不慌,那這場洪災自然也就過去了?!?
“就是,糧價降了,穩(wěn)定住,老百姓的心也就放下來了,社會也就穩(wěn)定了,以后我靖南自然是越來越好?!?
堂下的眾人紛紛說道,談及降低糧價,人人臉上都滿是向往和憧憬。
所有人都覺的糧價越低越好,在他們看來,在人們遭遇了洪災,財產(chǎn)受損后,自然是糧價越低越好了,糧價低了,人人都能買的起糧食,洪災自然也就過去了。沒有一個人覺的糧價降低,會有什么不好的。
還真是一群單純的人啊,朱平安聞,不由扯著嘴角苦笑著搖了搖頭。
“怎么,不是嗎?縣尊,我們雖然讀書少,但也不是那么好騙的?!?
“就是啊,便是九歲小兒也懂得糧價越低越好的道理。”
堂下眾人不覺他們所有錯,待看到朱平安的表情,不由向下扯了扯嘴角。
“諸位,我們江南是大明有名的糧倉,如今江南遭遇洪災,八成以上的糧食毀于一旦,我們江南幸存的糧食大約只剩下兩成不到。光靠江南的這點糧食,根本養(yǎng)不活我們江南千萬百姓。想要度過這次洪災糧荒危機,只能從川蜀、山東等外地運來海量的糧食,才能緩解糧荒。
想要從川蜀、山東等千里之遙的外地運來海量的糧食,主要有兩種途徑。
一種是朝廷組織,一種是民間自發(fā)運糧。
洪災后,我每日都向臺州府發(fā)函請求朝廷賑濟、救援,一直了無音訊,直到四天前臺州府才回函,而回函也只是令我們各郡縣自救,這一點我已經(jīng)召集諸位講過一次了。目前我大明朝廷因為近年來災害頻發(fā),府庫消耗巨大,短時間內(nèi)無力組織救濟、救援我們江南,所以朝廷組織運糧這一途徑,短時間內(nèi)指望不上了。那么就只剩下民間運糧這一種了。
而民間運糧,主要是通過各地大大小小的糧商運糧。現(xiàn)在我們江南鬧糧荒,不止我們靖南糧價上漲,就是川蜀、山東一帶的糧食價格也是接連不斷的上漲,雖然比我們江南糧價低些,但也相差不大,當?shù)孛渴Z食的價格也都接近500文了。
糧商去外地采購糧食,采購價都接近500文了,路程又千里迢迢,一路人吃馬嚼,還要雇傭活計、護院,每一項都是一筆大支出,路上還要面臨土匪、山賊甚至災民哄搶等風險,如此綜合下來,糧商去外地運糧的成本遠高于每石500文……
如果我們靖南也像府城及其他各郡縣一樣,通過雷霆手段強行將糧價降低至500文。那糧商就無利可圖、無錢可賺,甚至還要倒貼錢,如此,糧商還會辛辛苦苦,冒險千里迢迢從外地運糧來靖南賣嗎?!
俗話說無商不奸、無利不起早,要他們不賺錢甚至倒貼錢運糧,你們覺得可能嗎?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換做是你的話,無利可圖、無錢可賺,甚至還要倒貼錢,你會辛辛苦苦、千里迢迢的冒著風險去外地運糧嗎?!
如果我靖南也像其他各地一樣用雷霆手段,強行將糧價降低至每石500文!我敢肯定,我們靖南的糧商絕不會有那么崇高的品格,無利可圖的他們,絕不會再辛辛苦苦冒險去外地運糧了!他們在洪災中幸存的那點存糧,不出三日就會銷售一空!那之后,我靖南的老百姓就是拿著銀子也買不到一顆糧食了。買不到糧食意味著什么,不用我多說了吧,哀鴻遍野、赤地千里、易子相食、白骨滿地……這些慘絕人寰的場景,將重現(xiàn)于我靖南。有價而無市,有價而無糧,這樣的糧價又有何用?!這樣的糧價就是你們所追求的嗎?!這樣的糧價對靖南老百姓就真的好嗎?!”
朱平安說著說著,越說越激動,越說越動情,說到最后都忍不住拍起了桌子。
轟!
朱平安的一席話像是九天驚雷一樣,“轟”的炸響在堂下眾人的腦海中。
堂下眾人頃刻間被驚雷炸成了一根根半截木頭,一個個張大了嘴巴,內(nèi)心忍不住一陣陣驚悸,全身的毛發(fā)如過電了一樣冰冷的樹立了起來!
朱平安話音落后,整個大堂寂靜的厲害,眾人只能聽到他們的心跳聲。
過了好一會,才有人臉色蒼白的連連搖頭,雙眼茫然的沒有焦距一樣,哆嗦著嘴唇呢喃道:“不會的,不是的,怎么會變成這樣……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