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在東南沿海的名氣很大,他今年四十九了,成名很久了,聽到了俞大猷的名諱后,臺州府幸存的將士紛紛向俞大猷報(bào)以敬仰的目光。
看到主帥如此有名氣,跟隨俞大猷的五百余騎兵,一個(gè)個(gè)咸與榮焉。
臺州知府譚綸令人殺豬宰羊,大擺流水宴席,熱情款待俞大猷及其麾下俞家軍。
“多謝俞將軍,多謝諸位將士拼死救援我臺州府。這第一杯酒,我代表臺州府的父老鄉(xiāng)親感謝俞將軍和諸位將士驅(qū)逐倭寇,救我臺州府?!?
宴席上,臺州知府譚綸提起第一杯酒,躬身敬向俞大猷及其麾下眾將士。
有酒有肉,知府譚綸又善于交際,在譚綸的主持下,在臺州府大小官員以及本土將士的作陪下,一眾援軍將士吃的好喝的好,宴席的氣氛越來越好。
一眾將士吃好喝好了,話自然也就多了。
“呵呵,諸位,這可不是咱吹,以咱們五百多騎兵,將萬八倭寇打的落花流水,古往今來,能有多少支軍隊(duì)可以與咱們俞家軍相媲美?!”
宴席上,一位俞家軍官兵不無吹噓的對桌上作陪的臺州府將士說道。
雖然俞家軍是臺州府的救命恩人,可是臺州府將士聽到俞家軍如此自我吹噓,一字也不提他們臺州府將士,心里面也有些不痛快,你們五百騎兵之所以能將倭寇打的落花流水,很大一部分功勞是因?yàn)槲覀冊诔菈ι掀此劳献×速量?,倭寇筋疲力竭又沒有防備,才被你們突襲打蒙了,打了一個(gè)落花流水。你們的軍功章,我們臺州府本地將士,至少要占一半。
不過,臺州府將士想到若是沒有俞家軍及時(shí)救援,他們臺州府只怕就要被倭寇攻陷了,想到這一點(diǎn),他們盡管心里有些不痛快,但是嘴上也沒有說什么,還附和著稱贊了幾句,交口稱贊俞家軍,“那是,貴軍真乃百戰(zhàn)精兵,驍勇非常,以五百騎攻萬余倭寇,勢如破竹,以少勝多,古之罕見?!?
“咱們驍勇善戰(zhàn)只是一方面,主要是將軍指揮的好,戰(zhàn)機(jī)把握的好。”俞家軍官兵啃了一大口豬骨頭,摸了摸嘴上的油,不無夸耀的說道。
“哦,愿聞其詳。”臺州府將士請教道。
“呵呵,不瞞你們,其實(shí)呀,咱們早就到了。那時(shí)倭寇剛開始攻打兩門,只是咱們?nèi)松?,只有五百余騎,而倭寇足有兩萬余人。將軍便勒令我等隱蔽于河溝內(nèi),坐視倭寇攻城,一直等到倭寇全力攻城,陷入僵持,將軍才令我們縱馬出擊,殺了倭寇一個(gè)措手不及、丟盔棄甲、狼狽而逃......”俞家軍官兵端起酒碗,灌了一大口酒,對臺州府將士解釋道。
早就到了?!坐視倭寇攻城?!
臺州府將士聞,得知俞家軍早就到了,卻是一直隱藏于不遠(yuǎn)處的河溝內(nèi),按兵不動(dòng),坐視倭寇攻城,一直到臺州府快被倭寇攻破的最后一刻才縱馬出擊......心中不滿的情緒不受控制的開始滋生泛濫了起來......
若是俞家軍能夠早一些縱馬攻打倭寇,我臺州府是不是就不至于損失這么嚴(yán)重了?!我昔日的袍澤戰(zhàn)友是不是就不會(huì)因?yàn)榱叨毁量芩鶖貧??!府城?nèi)協(xié)防的父老鄉(xiāng)親是不是就不至于死傷那么多了?!
慢慢的,這些抱怨不滿的情緒也漸漸傳到了臺州知府譚綸的耳中。
譚綸臉色微微一變,不過很快便正色對傳話人訓(xùn)斥道,“謠止于智者!且勿以訛傳訛!俞家軍僅有五百余騎,而倭寇足有兩萬余,俞將軍所做的才是最正確的!戰(zhàn)機(jī)捕捉的恰到好處!若是未等倭寇將全部兵力投入攻城、陷入僵持,俞家軍便縱馬出擊,則不僅我臺州府就怨不得,俞家軍也將一去無回。等到倭寇全部兵力投入攻城,敵我雙方陷入僵持,俞家軍便是壓垮倭寇的稻草,此時(shí)縱馬出擊才是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