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莊睿對這種拿著公家資源賣人情的行為,心里還有那么多一點兒抵觸,但是國內就是如此,如果不是他身后有著背景,恐怕這次還真要被人給摘了桃子去了。
緊張的沉船清理工作,讓莊睿很快將這件事忘在了腦后,數(shù)萬件沉船文物,僅靠十多個人來整理,工作量相當?shù)拇蟆?
即使莊睿每天要忙活18個小時以上,還是整整進行了將近一周的時間,才將所有的文物清理完畢,并且歸納到了各個房間里。
經(jīng)過來自國內的船舶專家,陶瓷專家和歷史專家們的考察之后,一致認為,這艘宋代沉船,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mào)易商船。
經(jīng)過仔細的清理工作,從船艙內保存出水的文物,總數(shù)為8萬2388件,其中金銀器占了5萬1000多件,可以劃分為30套的類別,金銀器主要分為手鐲、耳環(huán)、小粉盒等等。
另外還有一些銅器,如銅錢、銅鏡、銅珠等物件,銅器多是銅錢,絕大部分是北宋的,有少量唐代的開元通寶,這些東西的價值不是很大,莊睿把他們留給了專家去研究了。
但是金銀器里面有個讓莊睿都愛不釋手的玩意兒,那是一件鎏金龍紋手鐲,手鐲為純銀打造的,在上面鎏金,整個手鐲呈龍紋形狀,異常的精美。
這玩意莊睿一見到就給私藏了起來,直接套在兒子的手腕上給帶回了家。
另外出水最多的文物當然就數(shù)陶瓷器了,一共有三萬多件,種類繁多,有白瓷、青瓷、青白瓷,還有褐釉和綠釉瓷器,幾乎唐宋民間瓷器都能在里面找到。
這可是把田教授給樂壞了,硬是纏著莊睿,挑出了二十多套完整的瓷器,準備拿回故宮博物院去慢慢研究對比,這些外銷瓷器和當時官窯的區(qū)別。
不僅是田教授,所有參與到沉船后期清理工作中的專家,都是收獲不菲,按照孟教授的說法,這艘沉船和出水的文物,坐實了一千多年海上絲綢之路的存在。
與陸上絲綢之路一樣,海上絲綢之路也是中外貿(mào)易通道,但后者自西漢初期形成一直沿用整個中國古代社會,在這2000多年的中外貿(mào)易歷史中,中國的主要輸出品有時是絲綢,有時是瓷器,或者是其它一些貨物。
而外國的貿(mào)易商品更是五花八門,因此有的學者也稱之為瓷器之路,或皮貨之路,或絲香之路等等,既然絲綢之路已約定俗成,也就徑稱海上絲綢之路。
只是由于國內深水打撈技術的不完善,一直沒能有很多的實物來證明這個觀點,此次的這些出水文物,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實物的史料,它本身蘊含的考古信息和歷史信息非常豐富。
……
一個多星期后,莊睿的“萱睿號”已經(jīng)回航,不過并沒有返回澳門港口,而是直接停到了距離北京近在咫尺的天津港,這讓會讓莊睿對文物已經(jīng)沉船的搬運工作,帶來諸多便利。
當然,能把船停到這里,而又沒被檢查出來船上所藏的那些武器,某后知后覺但是占了不少便宜的部委,是居功至偉。
某部委和國內著名私人博物館共同打撈千年古沉船的消息,此刻也充斥在了國內各大報紙上,既然要出政績,自然是要大力宣揚的。
一件件珍貴的出土文物被拍成了照片,出現(xiàn)在各大報紙或者是電視報道中,在民間也形成了一股子海洋考古熱潮,連帶著海撈瓷的價格在拍賣場上也提高了不少。
更是有像錢總那樣的老朋友,直接打電話找到莊睿,想從其手中得到一些拍品,只是莊睿沒打算賣這些東西,一一出婉拒了。
雖然此次的系列報道,都是用的定光博物館的名字,但是那些老朋友們,可是知道根底的,莊睿的名號再一次響徹了整個古玩行。
一時間,停留在天津港的這艘游輪上擠滿了來自國內國外的記者,搞的莊睿煩不勝煩,干脆留下皇甫云去接待,自己帶著整整輛卡車的文物回到了北京。
至于那艘沉船,也已經(jīng)從游輪上吊了下來,現(xiàn)在安置在港口的一個倉庫里。
由于展館的原因,這艘沉船只能等到莊睿定光博物館內的古代船舶館建造完畢之后,再運回北京,要不然這三十多米長的大家伙,還真是沒地方安置。
不過莊睿剛剛回到北京,還沒能來得及喘上口氣,就同時被古云和胡榮給堵住了,這哥倆都找了他好幾天了。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