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在前線浴血奮戰(zhàn),卻反被自己人給了滅門了,真不是楊戩知道這個消息后,會作何感想。李存孝冷笑道。
本來他還因李世民臨死前的敢作敢為,對李世民產(chǎn)生了一些的改觀,可得知楊家反被李唐所滅之后,他只覺得自己太傻了,竟然會同情李世民這個瘋子。
谷絳
當初他就不該停手,給李世民自盡的機會,就應(yīng)該毫不留情的殺了他。李存孝心中懊惱的想道。
看著已被從房梁上取下的楊彪的尸體,班超輕嘆道:老太尉
老太尉,你這又是何必呢
楊彪會想不開自盡的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是他力張幫助李唐,而非是隋楊,才最終造成了楊家反被李唐滅門,這讓他已經(jīng)沒有臉面活下去了。
二則是因為他帝黨的身份,并且一直與大秦為敵,他若是還活著的話,就算大秦不追究,對于楊戩、楊嬋、沉香也絕不是好事。
楊彪本這一把老骨頭,本就沒幾年活頭了,為了楊家最后的香火和延續(xù),用他的命去換完全值當。
就在眾人因楊彪的死,而議論紛紛之時,小沉香卻站了起來,走到王翦的面前說道:我可以幫大秦勸降我舅舅楊戩。
聽到此,王翦、班超、李存孝都愣住了。
李存孝摸摸了沉香的頭,笑道:孩子,你還小,大人的事,不是你能參與的。
沒錯,你娘已經(jīng)醒過來了,你還是去多陪陪你娘吧。班超說道。
不,我就要去,舅舅他最疼我了,我的話他肯定會信,他若是知道李世民的所作所為,一定會棄暗投明的。
看著一臉倔強的沉香,李存孝和班超都搖了搖頭,認為這孩子有些傷心過度了。
王翦略作沉思后,卻點頭道:好吧,既然你堅持,那本將就成全你,不過丑話說在前頭,死在戰(zhàn)場上可怨不得別人。
多謝將軍。
王翦派數(shù)十騎護送沉香前往霸陵,并且還在半路追上了護送李世民尸體的李茂貞。
經(jīng)過整整一日的趕路后,李茂貞帶著疲憊不堪的小沉香,順利抵達霸陵大營,并見到了秦軍大都督李靖,以及吳起、孫靈明等將。
此時的霸陵大營已經(jīng)完全變了樣子。
因司州十萬大軍的到來,現(xiàn)在秦軍在霸陵足足有十三萬大軍,自然也就扎起來更大的,可容納十幾萬大軍的軍營。
在李靖到達之前,吳起一直都在猛攻霸陵,可奈何李牧防御沒有絲毫破綻,之秦軍折損三大軍,一萬兩千降軍,共計將近一萬五千大軍,也依舊未能攻破霸陵城。
見傷亡實在是太大了,吳起不敢在一味強攻,等著李靖的主力抵達后在做打算。
吳起不知道的是,他的進攻并非沒有作用,城內(nèi)的李牧已經(jīng)快要彈盡糧絕了,他若是在堅持三天必定可能破城,可他主動放棄了,反而讓李牧有了一口喘息之機。
對此,吳起自然也心知肚明,可傷亡太大的話,他就是攻下了霸陵也會有過無功,不如交給李靖去解決吧。
自出道以來就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吳起,如今在霸陵城首次遭遇的挫折,碰到死守不出的李牧,哪怕是兵家亞圣也無能為力。
李靖率軍才到霸陵,就收到李存孝班超已經(jīng)攻破了長安的消息,并且僅僅只付出了五百鐵騎的代價。
李靖是怎么都沒想到,這次攻伐關(guān)中會如此順利。
十萬主力大軍都還未參戰(zhàn)呢,只靠六路偏師,就占領(lǐng)了攻下了長安城。
這究竟是秦軍太能打了呢還是他高估了李唐呢
雖說這次關(guān)中大戰(zhàn),李靖從頭到尾都沒有多少參與感,但整體戰(zhàn)略計劃都是他所策劃,而長安城的間諜也是他提前安排的,所以哪怕他全程掉線,這次大戰(zhàn)最大的功勞也依舊是他的。
李靖看向下方的李茂貞和沉香,略作沉思后派一文臣帶小沉香入霸陵勸降李牧楊戩,同時讓李茂貞帶著李世民的尸體,在城外向全城守軍展示,并對全城的守軍進行勸降。
大秦雖有李世民的尸體在,可江湖上易容的手段眾多,根本無法證明這就是真的,但也能讓城內(nèi)的守軍產(chǎn)生懷疑,而真正摧毀其軍心和展示的辦法,還是要靠李茂貞和小沉香。
李茂貞是李唐宗室,他都已經(jīng)降秦,并且出現(xiàn)在霸陵,那長安那邊必定是出事了,更何況一起來的還有楊戩的外甥。
經(jīng)過兩個時辰的勸降后,霸陵城門突然大開,李牧帶著楊戩、李左車、武吉、楊任、雷震子等人出城想秦軍投降。
且不論霸陵城本就快要堅持不住了。
從沉香口中,得知了長安所發(fā)生的事后,霸陵眾唐將集體嘩然。
任人也想不到主公李世民會瘋狂到這種地步,竟然把長安城內(nèi)的世家大族都給滅了,其中竟然還包括弘農(nóng)楊家。
之前吳起雖也這么說過,但城內(nèi)眾將根本就不信,認為這是秦軍在騙他們,想借此逼他們投降罷了。
可李茂貞和沉香不可能會說慌,既然連他們也都這么說,那這件事既有可能是真的,而且李世民也真的已經(jīng)死了,長安也被秦軍占領(lǐng)了。
沉香帶來的信息量太大,對于霸陵諸將二惡,每一個都是晴天霹靂。
現(xiàn)在長安淪陷,連李世民戰(zhàn)死,霸陵已淪為孤城,且砸一連串的大霹靂下,霸陵內(nèi)部人心已亂,世家出身的將領(lǐng)都對李唐恨之入骨,平民出身的將領(lǐng)也對李唐失望透頂。
霸陵能堅持到現(xiàn)在,靠的就是團結(jié),現(xiàn)在人心亂了,自然不可能在繼續(xù)守下去,除了投降之外,已經(jīng)沒有其他路可走了。
經(jīng)過一夜的沉思后,李牧召集城內(nèi)眾將,投票表決是否投降,結(jié)果全票通過,于是也就順勢開城,向李靖投降。
末將李牧,率霸陵八千守軍,向李靖大都督投降。
李牧大喊著,向李靖獻上名冊璽印。
他以兩萬守軍,抵達吳起五萬大軍,足足半月之后,如今也只剩下八千人了。
李靖結(jié)果印璽后扶起李牧,寬慰道:將軍棄暗投明,真乃將士之福,百姓之福也。
楊戩。
孫靈明看到楊戩后,當即大叫一聲,笑著湊了上去,可楊戩哪有心思跟他寒暄,他現(xiàn)在最想做的就是回長安,去看自己重傷的妹妹楊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