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惦記這事呢查清楚了,那毒婦著實可恨。。"皇帝慍聲道。
"嗯,調(diào)查清楚就好。"太后點點頭,"陳侍郎你打算如何處置"
"母后有什么看法嗎"皇帝聽得她說起陳侍郎,看來之前自己猜測沒錯,這事確實有蹊蹺。
"沒什么看法,只是覺得此人一向不生事,皇帝不覺得反常"
皇帝道:"朕確實覺得此事有些詭異,按說,他不該上這折子。"
太后微微點頭,"嗯,對了,今日你走后,我已經(jīng)命人去信查實人,讓他克日入京。"
"叫母后費心了。"皇帝道。
"他也該入京見見皇上,畢竟,明妃是他的孫女。"
今天,太后兩度提起查端明,這不得不讓皇帝留了心思。
太后的性子他是很清楚的,無關(guān)的人,無關(guān)的事,她壓根不會說起。
如今一天之內(nèi),連說了兩次,便證明她留意到了查端明。
"你去吧,我睡了!"太后說完了話,便打發(fā)了皇帝走。
"兒臣告退!"皇帝起身道。
翌日早朝。
陳侍郎看到江寧侯,陳靖廷,蘇意三人都沒上早朝,心里冷笑一聲,用這種方式來威逼皇上怕是打錯如意算盤了。
抗旨大罪,皇上哪里會從輕發(fā)落
他自然聽說過江寧侯等人入宮求過皇上,但是被皇上斥責(zé)一頓打發(fā)走了。
昨晚,他已經(jīng)找了幾位同僚,打算今日上朝的時候,聯(lián)名上奏,促請皇上治陳瑾寧不孝忤逆抗旨不遵的大罪。
所以,方才在殿外候著的時候,他已經(jīng)再次與幾位同僚議了一番。
他在心底狠狠地道:陳瑾寧,你別怪我心狠,是你心狠在先,我說過,要撕掉你臉上的笑容和淡定。
"皇上駕到!"順公公喊了一聲,便聽得朝鼓隆隆響起。
百官朝拜之后,皇帝坐在龍椅之上,睥睨眾臣。
順公公一揚拂塵,"百官有事啟奏!"
陳侍郎先一步出列,道:"皇上,臣有本奏!"
皇帝的眸光慢慢地落在了他的臉上,"說!"
陳侍郎朗聲道:"皇上,關(guān)于飛鳳將軍違抗圣旨,不忠不孝一事,臣以為,飛鳳將軍此舉有違皇上治國教化黎民百姓之道,若不嚴(yán)懲,只怕會壞我大周風(fēng)氣,屆時,老無所養(yǎng),朝野上下盡出逆子,朝廷威嚴(yán)蕩然無存。"
"臣認(rèn)為侍郎大人之有理,"學(xué)士張玉利出列,振振有詞道:"我大周自開國以來,太祖便秉承仁孝之道,當(dāng)年慧太后重病在身,太祖親自侍奉湯藥照料榻前,三日不曾合眼,慧太后薨,太祖?zhèn)闹虏〉?帶病為慧太后守孝七日,此為大孝,感動朝野。如今飛鳳將軍先是被封為縣主,繼而被封為郡主,再被封為將軍,百姓誰不認(rèn)識她然而,她先是不孝,繼而是不忠,抗旨,若不嚴(yán)懲,朝廷律法,我大周禮法,也將蕩然無存。"
"臣認(rèn)為陳侍郎,張學(xué)士所甚是!"兩名官員出列附議。
陳侍郎跪下來,道:"臣等懇求皇上,下旨嚴(yán)懲飛鳳將軍!"
皇帝看著他,"那以陳侍郎之見,該如何嚴(yán)懲"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