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時正,皇城內(nèi)外夜幕低垂。
小皇帝趙昉坐在清華殿的右殿里頭,認(rèn)真地垂首看書。擺在他面前銅架上的白燭高低自立,不遠(yuǎn)處,幾名內(nèi)侍低眉順眼地站在一旁。
片刻之后,其中一人終于忍不住上前道:"陛下,已是過了亥時了……"
趙昉點(diǎn)了點(diǎn)頭,卻并不說話。
他自小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習(xí)慣,哪怕進(jìn)了宮,做了皇帝,依舊謹(jǐn)慎行。
從前在太學(xué)也好,眼下在崇政殿也罷,先生、侍講們都說,大聲誦讀,可以加深對句讀的理解、對作者意旨的感悟,可一旦沒有先生在一旁的時候,因?yàn)楹ε伦约号龅穆曧憰俗⒁?他還是不由自主地默讀。
文章本來就不長,趙昉的記性很好,從頭到尾默念了三兩遍,已是背了下來,正回憶白日間范堯臣所說的釋義,忽見原本站在一旁的幾名內(nèi)侍,俱是不約而同地抬頭看著門口的方向。
他回過頭去,果然見得楊太后帶著幾名從人走得進(jìn)來,連忙起身行禮,口中叫道:"母后。"
楊太后走得近了,道:"原還想著只悄悄來瞧一眼便罷,誰知道已是這個時辰了,你竟是還不歇息。"
她忙碌了一整日,面上本就有些憔悴,此時又是卸了妝容才來的,看上去更是顯老,只那口氣卻是好聲好氣的,當(dāng)中全是關(guān)切。
趙昉難免有些愧疚,小聲歉道:"兒臣本是要把白日間先生說的文章背了,只覺得耽擱片刻,并不要緊,卻不想背著背著就遲了這許久。"
一面說著,一面這就把手上書冊推得開了。
楊太后看著他手中動作,這才松了口氣一般,道:"你好不容易才養(yǎng)得壯實(shí)了些,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夜間睡得好了,白日里頭才有精神。"
她口中說著,就這般盯著趙昉洗漱,等他歇下了,才出得殿去。
楊太后一回寢宮,還未坐穩(wěn),外頭便有一名小黃門跟了進(jìn)來,正是方才提醒趙昉時辰晚了的那一個。
此人先行了禮,日間所見一一同楊太后說了。
趙昉一日的安排分為三塊,若非大朝會,每日早間便先在崇政殿聽書聽課,中午小憩之后,先要習(xí)練騎射、拳術(shù),接下來的時間,便能自行安排。
他雖然年紀(jì)小,可一向十分自制,從來是完成了先生布置的功課,才稍稍歇息一下,也不與同齡小孩一般,愛四處跑跳、吵吵嚷嚷,極少叫人操心。
這日也是一般,趙昉早間上了課,下午騎射、練拳,回到清華殿,便一直在桌案前讀書寫字,并未做其他事情。
楊太后聽完,只覺得甚是奇怪,問道:"今日是哪一位在崇政殿說書,是不是先生布置的功課太多了"
那小黃門遲疑了一下,復(fù)才道:"今日乃是臣在旁伺候,早間乃是黃相公、范相公兩位教授,與平日一般,課說的不多也不少,并不見陛下為難,課上范相公還夸陛下會舉一反三,學(xué)得極快!"
對于這一個好不容易得來的兒子,楊太后慣來是放在眼睛里也不覺得疼的,看到他咳一聲,都恨不得叫他好生臥床數(shù)日休息,此時雖看不出什么問題,可還是不甚放心,便道:"你把陛下今日看的書取來我看。"
小黃門匆匆領(lǐng)命而去,不多時,便帶了另一人,一齊捧著兩筐滿滿的書冊進(jìn)得殿來。
楊太后吃了一驚,從里頭撿了幾本出來,還來不及看書名,便問道:"就這一個下午,陛下竟是看了這許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