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個個身影從身邊快速飛過,東陽倍顯無奈,自己根本沒有選擇,誰讓現(xiàn)在的速度不如人呢!
當(dāng)所有人都超過東陽之后,東陽再次以土之道凝出一塊巨石,結(jié)果自然和之前沒有什么不同,他也再一次沒有出乎眾人意料的被擊飛出去。
不過,這一次,他則是直接沖過了通道的盡頭,進(jìn)入一個被藍(lán)色光芒充斥的空間。
東陽的身體還沒有墜地,他就已經(jīng)將這個空間的情況掃視一遍,和之前所在的火焰空間相同,自己下方是一個千丈大小的石臺,對面也有一個相同的石臺,而在兩個石臺之間是一片萬丈大小,碧水蕩漾的湖泊。
“果然相同而又不同!”
東陽心中一點都不驚訝,甚至還有些期待,依照之前闖火海的經(jīng)驗,這里出現(xiàn)的守關(guān)者,一定是水之道,而這里的空間內(nèi)也充斥著唯一的水元氣,在這里修煉水之道絕對是事半功倍。
“感悟水之道也是事半功倍!”東陽身上沒有水之道,但他不介意其參悟一番,尤其是在這個地方,參悟起來可比在外面輕松的多。
東陽落地,并起身并回頭之后,就看到和自己一同被追殺的那些修行者也已經(jīng)全部進(jìn)來了,那些石人則是全部在通道盡頭停下,沒有踏入這里一步。
不過,在這條通道口的兩側(cè),卻有兩個石人各站一邊,情況也和之前相同。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修行者已經(jīng)先一步來到,散落在石臺各處。
“這是什么情況?”和東陽一同進(jìn)來的修行者,在觀察一遍場中的情況后,有人立刻疑惑開口。
聞,東陽的心中不由的一動,對方不知道這里的情況,那就說明他之前沒有經(jīng)過那片火海,這也就是說,這些地方并不是通過一個,就會去往另外一個,修行者會來到什么地方,只是隨機的。
也就是說,之前的火焰空間和眼前的碧水空間,是共存在魔鬼窟內(nèi)的不同位置,來到什么地方,完全看修行者所走的路,運氣好的一次都不會遇到,運氣不好的會一個不剩的遇到。
“之前是火焰空間,現(xiàn)在是碧水空間,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這樣的地方?”
和東陽一同來到的修行者,因為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于是就開始詢問那些先一步來到這里的人,而東陽則是默默的找一個位置,開始裝模作樣的靜修。
目前位置,這里的修行者都是真神巔峰,只有東陽一個人是真神初境,除了他出場的時候,有些引人注目之外,現(xiàn)在也沒有人去關(guān)注他的存在,他也樂的如此。
東陽靜修,當(dāng)然不是為了后背那看似猙獰的傷痕,而是默默感受周圍濃郁的水元氣,既然來了,來到這個奇特的地方,他當(dāng)然盡力而為。
由于這個空間內(nèi)的水元氣足夠濃郁,他只需將神識散出體表就能清晰的感受到,而無需將神識散的更廣,也省的引人關(guān)注。
但他也不可能完全不顧身外周圍的情況,所以他只能一分九用來感悟水之道,剩下一心來暗暗關(guān)注身外之事。
至于其他修行者是否會去闖關(guān),東陽則是不去關(guān)注,那對他來說意義不大。
感悟大道,對東陽來說并不陌生,因為他已經(jīng)身懷多條大道,而且他已經(jīng)擁有冰雪之道,盡管這條大道和水之道有所不同,但還是有些共通之處。
而且,東陽已經(jīng)多次和擁有水之道的人交過手,對于水之道的常見能力也早已了解,所以在他看來,感悟出水之道并不是多么困難的事情。
漸漸的,東陽神識所感受的水元氣,竟然在不知不覺中與之交融,仿佛是兩者之間有著本能的共鳴,沒有絲毫排斥,一切都水到渠成。
對此,東陽也覺得很奇怪,他這是第一次嘗試感悟水之道,第一次感悟水元氣,按理說會和感悟其他大道時一樣,從最初的生澀,慢慢的轉(zhuǎn)變,直至從水元氣中悟出水之大道。
奇怪歸奇怪,但東陽也沒有去糾結(jié),反正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好事,能讓他更容易的與周圍的水元氣契合,更順利的悟出水之大道。
殊不知,東陽的神識能和水元氣毫無隔閡的交融,是因為仁者之心和水之大道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
仁者之心的本質(zhì),是包容,而水的本質(zhì),同樣是包容,正所謂上善若水,上善如仁。
水的包容,仁的包容,兩者觸碰,自然是水到渠成的相互包容。
因為神識和水元氣的交融,東陽對水元氣中所蘊含的水之大道,感受的更加清晰,水的剛,水的柔,水的脈動,水的浩瀚與包容,都清晰的展露在他的感知之中。
可以說,此刻他對水之大道的感知,是前所未有的清晰,甚至可以刨開那層層迷障,直指水之大道的本質(zhì),因為他心中有仁,因為他知道上善的意義,也因為這樣,他才會更了解水之大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