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顯然還不習慣躬身問安,只略略朝朱元璋拱了拱手,口中支支吾吾閃爍其詞。
“免了免了!”
朱元璋也不習慣他這別扭做派,抬手便召喚道:“你快過來,看看這些奏章!”
“奏章?”
陸羽帶著一臉迷惑走近,將鋪滿桌面的奏章逐一打開。
“這些是宋濂為首的浙東一派承上的奏疏……”
“這些是淮西開國勛貴們的奏書……”
“這些是朝堂官員……”
“還有這些,都是些國子學生員……”
將這奏章逐一看完,陸羽不由唏噓驚嘆:“好嘛,敢情我當了幾天老師,已將滿朝文武都給開罪個遍了!”
朱元璋輕笑搖頭,倒沒有怪罪的意思,他朝陸羽撇了撇嘴道:“你與這些朝堂重臣們,都已打過照面了?”
“當然沒有!”
陸羽當即搖頭:“我整日窩在宮中,壓根沒見過旁人……”
他將那眾多奏章揀了揀,揀出包括宋濂在內(nèi)的大本堂老師的奏章道:
“這幾位先生,我倒是見過,但也不過點頭之交,并無過多接觸……除了與這宋老夫子爭過一回外,再沒與旁人有過恩怨。”
朱元璋自也大致清楚狀況,方才一問不過以防萬一,他隨即點頭:“那你覺得,這些人為何抱起團來,一致針對你?”
“想來是我教授的那些新鮮知識讓他們感覺到了威脅,所以才會集體上奏?!标懹饘⒛切┓珠T別類,依照派系堆疊起來,幽然一笑道。
朱元璋眉頭一揚:“你是說,是你教授的那些后世知識,招來了滿朝攻詰?”
“不然呢?”
陸羽聳了聳肩,指著那奏章道:“我與這其中絕大多數(shù)朝臣,壓根素未謀面,他們緣何要彈劾我?”
“說到底,他們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利益共同體,而我……一個外來者,本身與他們格格不入,再加上我教授的又不是傳統(tǒng)的儒家學說,這自然觸碰到了他們的痛處?!?
他輕哼一聲,不無嘲諷道:“這些守舊勢力,雖在朝堂里各自為政,可一旦遇到外來威脅,倒仍會抱起團來,一致對外,說是那黃巢之后再無門閥,可我看,他們這些學閥抱起團來,一點都不比門閥弱!”
朱元璋聽到個新名詞,不由好奇追問道:“學閥?”他不由想起先前對付儒家時,滿朝文武也是這般抱團取暖,其情形與當下狀況如出一轍。
“你是說……他們這些人都受了儒家傳承影響,面對你所教授的新知識,都選擇抱團攻詰?”
陸羽點了點頭:“你可曾記得,當初我還曾提過這儒學儒教之事?如今的儒家學派,經(jīng)千年發(fā)展,早已形成了盤根錯節(jié)的強大勢力,這便是學閥,他們以儒家學識為樞紐,師生關(guān)系為紐帶,彼此包容團結(jié),便連那些武將們,都因著家中子弟后進修習儒學,被籠絡(luò)其中?!?
朱元璋回顧當初那空印案余波,繼而牽連出整個朝堂都抱團維護那儒家傳承,不由點頭:“倒真是如此!”
陸羽接著道:“這學閥可比門閥恐怖得多,畢竟全天下的讀書人,全都是那儒學傳人,試想整個天下所有聰明人都攪和在一起,誰能壓得?。俊?
朱元璋細思之下,不由蹙眉道:“可上回你我合力,不是將他們給彈壓住了嗎?”
說起此事,倒還多虧他陸羽在旁獻計。
陸羽倒不計較這些許功勞,擺擺手道:“那是你朱天子威望大過天,能鎮(zhèn)壓得住滿朝文武,你換個子孫后代來,看誰能扛得住滿朝文武抱團扎堆的局面?”
倒并非他陸羽自謙,雖說先前打壓儒家時,他陸羽也出了份力,可說到底,還靠的朱元璋這開國君主的威壓。
若換個稍弱勢的君主,便任你陸羽再手段高明,也無濟于事了。
就拿大明后世來說,除了那朱棣憑著等同開國的威望,能鎮(zhèn)住場子外,其余諸般朱家子孫,哪一個不受其桎梏?
最有名是那明擺宗萬歷皇帝,斗不過便直接開擺,直擺得朝廷癱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