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巴以戰(zhàn)爭再次爆發(fā),這一次空前的慘烈,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巴方參戰(zhàn)部隊的傷亡人數便已經到了十萬人,尤其是邊境地區(qū),交戰(zhàn)從從未停歇過。
后來巴方竟然發(fā)現,以方參戰(zhàn)的部隊之中,竟然有一群美國人,更為詭異的是,他們竟然以雇傭兵的形式參戰(zhàn),從他們在戰(zhàn)斗中的表現可以看出來,這群人地破壞力非??膳?,絕不是所謂的閑散傭兵,而是最為精銳的特種兵。
消息傳了出來,一時間諸方關注,紛紛提出了抗議,只可惜對于巴方提出的所謂證據,美方直接矢口否認,并且聲稱那些部隊真的只是雇傭兵而已。
無奈之間,巴方向華國求助,請求同樣以雇傭兵的方式排出部隊,專門與敵軍的小股頑軍交鋒。
秉著志愿軍的原則,華國僅僅只派出五個突擊連隊,真正三百人趕赴巴以戰(zhàn)場。他們沒有番號,沒有名字,甚至連死亡都不會有人知道,但是他們卻悍然趕赴了戰(zhàn)場。
其中便有秦絕和白歲山,當時白歲山已經六十多歲的高齡,他以特別顧問的名義趕赴巴勒斯坦,而秦絕那時剛入伍不到一年,真是龍廳籌備前期,他以總隊長的身份出征。
五個突擊連,每組六十多人,全副武裝,與美軍展開了別樣的交鋒。一個月下來,三百人的突擊隊便傷亡慘重,將近一百人埋骨異鄉(xiāng)。
不過他們取得的戰(zhàn)果也是巨大的,但是美軍派出的特種兵足足有一千多人,直接被他們打掉了一半,還有五百多人一直盤踞在以軍后方,再也不敢輕易出來了。
交戰(zhàn)初期,他們便被五個突擊連徹底打傻了,尤其是秦絕對著五個連隊的火力配合,簡直可以算是出神入化了,即便是久經沙場的白歲山竟然也找不出任何的瑕疵。
在戰(zhàn)場上,只要是一個連隊發(fā)現的敵軍,很多其余四個連隊便會兇猛的撲上去,平常時間根本看不見他們之間有著任何的聯系,但是一旦行動起來,不到十分鐘,他們便會支援到現場,加上他們戰(zhàn)斗力十分強悍,一個個又是懷著悍不畏死的膽魄,每一次交手,美軍都會鎩羽而歸,損失慘重。
可是好景不長,最后的決戰(zhàn)終于到來了。但是巴以雙方成兵百萬,準備做最后的交鋒,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決戰(zhàn)前,白歲山將志愿軍剩下的兩百多人召集了起來,他們的使命已經完成,剩下的也不是他們所能扭轉的了,所以他打算帶著眾人撤退了。
誰知會議上所有特戰(zhàn)隊員全都一不發(fā),都靜靜的看著秦絕,似乎在等著他做出決定一樣。
就在這時,營地的帳篷附近聚集了很多的女人和孩子,她們用右手按住胸口,像是某種的特殊的禮儀,不時的高聲呼喊道:“安技嘎利貢!”(意為“愿真主保佑您”)
原來她們得知志愿軍要走,全部都是自發(fā)的趕過來送別英雄的。秦絕沒有說話,只是慢慢站了起來,向外走去。
眾人跟在他的身后,一未發(fā),走出了帳篷。
這些女人和孩子眼角喊著淚,滿是不舍,只是她們去沒有做挽留,只是高呼道:“安技嘎利貢!”
秦絕長舒了口氣,神色間無比的莊重,回頭對著眾人笑了笑。
“或許我們的使命已經完成了,現在離開確實無可厚非,但是我們的手足朋友正在遭受著苦難,如果就此離去,恐怕我會一輩子在她們的面前抬不起頭來的。當然,我從不勉強別人,我們前面面對才是真正的血與火的考驗,敵軍重兵壓境,我們就此奔赴戰(zhàn)場怕是能活下來的十不足一,想要退出的,我絕不阻攔;不過想要跟老子一起找死的,就他媽的進去將你們的家伙什拿出來跟老子上!”
兩分鐘后,兩百一十二人,無一不少的站了出來,一個個全副武裝,一個個威武雄壯!
以秦絕帶頭像這這群婦女和孩子敬了一個軍禮,沒有絲毫停留,眾人便一起奔赴了戰(zhàn)場。
原本白歲山也要和他們一起沖上去的,只可惜秦絕卻把他攔住了,他的理由也很簡單。
“三百人的突擊連前來支援,總要有人回去做個交代,遺書早在我們踏上戰(zhàn)場的那一刻就已經寫好了,如果我們回不來,總要有人將遺書帶回去!”
就這樣白歲山看著兩百多人奔赴了戰(zhàn)場,而在他們離開之前,唱的便是那句:“豈日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于此同時,在場的所有人全都虔誠的跪在地上向著他們的真主“安拉”祈禱,為他們祈福。
決戰(zhàn)整整持續(xù)了兩個多月,最后以以方的大潰敗結束了。而參戰(zhàn)的兩百一十二名人,活下來僅僅只有五十八人而已,戰(zhàn)后戰(zhàn)績統(tǒng)計,就是這兩百多人,殲敵足有八萬多,還有搗毀一個坦克師群,地空導彈群,連轟炸機都機會十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