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這樣,但凡寒癥,發(fā)熱,惡寒,脈浮而數(shù),但是傷寒藥物卻起不到抑制的作用,所以病人一定是熱而不寒,病情停留在傷寒之表象。讓人誤以為是傷寒,這種情況小人這些年走南闖北也遇到過幾次,小人以為此事實乃疫病初期之征兆。敢問幾位大人,病人可曾說過,她是怎樣得病,或者是因為發(fā)生了什么事之后才感到不舒服的?”游醫(yī)也不惱,耐心的解釋并反問道。
一名醫(yī)官下意識的脫口而出道:“病人自述是在探望了城外的流民之后,晚上回去身體就不舒服了?!庇吾t(yī)擊掌道:“那就是了,流民生活困苦,居無定所,喝不到熱水,吃不上熱飯,身體本就虛弱,天地之間有正氣,則必有邪氣,風餐露宿,邪氣入體,形成病灶,邪氣對身體不強壯的人更加有侵蝕力,葉府千金久在閨中,一個弱女子身體本就不會非常強健,加上女主陰,身上的陽元不足,在流民人群中沾染了這種邪氣,自然就生病了。只要用我的方法,便能祛除邪氣,使身體慢慢恢復,依靠自身的力量抵擋邪氣?!?
“放屁!”一聲大罵傳來,卻是坐在堂上的知府老爺蔡方聽不下去了,他指著游醫(yī)怒斥道:“簡直是危聳聽,亂我蘇州民心,城外流民同樣是大明百姓,怎么會有邪氣一說,生病就生病,你若是方士還則罷了,你是個醫(yī)生,怎么能引入鬼怪之說,難道城外窮苦的百姓是鬼不是人嗎?葉府千金還真是中了邪不成?”蔡方一拍驚堂木,將游醫(yī)嚇得噗通一下跪了下來,游醫(yī)道:“大人,大人千萬不要誤會,小人所說的邪氣跟怪力亂神沒關系,就是一個名稱而已,跟暑氣濕氣一樣,也是天地間的一種氣。而邪氣正是通過人與人之間說話的飛沫,或者是呼吸之間吐出的氣息進行傳播的?!?
一名上了年紀的醫(yī)官搖頭道:“這風寒暑濕乃是天之常氣,入侵肌膚所感,這為世代醫(yī)家所遵循,哪里有什么邪氣之說?”
游醫(yī)辯解道:“前輩,晚輩只是從大量的病例中推測而出,這種病情確實沒有古籍記載,乃是一種未知的病,如果能將此病醫(yī)治好,那么小人的方子就能起到大作用,可以造福大明的百姓啊。雖然我沒有辦法將這種邪氣給抓住,擺在諸位大人的面前給大人們看,可是畢竟我的這個法子在很多病患身上試驗過,還是頗有療效的?!?
老醫(yī)官敲了敲桌案,“傷寒論歷經(jīng)千年,不能因為你僥幸治好了幾個患者,就對醫(yī)圣不敬,況且你所說的情況都是你的一面之詞,沒有相關的佐證,你叫大家怎么能信服。你如此狂妄忤逆,實乃醫(yī)家之大忌,醫(yī)道乃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豈能混同于道術,用什么邪氣去解釋呢?”
游醫(yī)抬起頭說道:“老前輩,正因為醫(yī)道乃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小人才不能將錯就錯?!辈谭綄嵲谑锹牪幌氯チ耍@么多醫(yī)官都在指出問題,偏偏這個江湖游醫(yī)竟然執(zhí)迷不悟,堅持認為自己的說法是對的,也罷,沒有什么問下去的必要了,這樣的人必須要給他一個教訓才成,所以蔡方大喝一聲,從桌子上拿起一根令箭扔下去,對左右吩咐道:“叉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