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哈哈笑,“不丟人!不丟人!”
與此同時,這場詩賦也漸漸畫上了尾聲,科考場中的人數(shù)已經(jīng)再一次銳減了一多半了。
蘇軾從場上下去之后,迎接哥哥的蘇轍表情分外復(fù)雜。
“哥……你平日里果然都是在謙虛讓我和爹的吧?”
蘇轍捫心自問,刨除爹不說,哪怕是自己也絕沒有那個和詩仙李太白一較高下的水平?。?!
蘇軾撓著后腦勺,笑的有點心虛,“哈哈、哈哈哈,今日也不知為何,一站上那個臺子,就覺得文思泉涌??!”
臺上,李世民已經(jīng)在叉著腰笑的舌頭拐彎四處嘚瑟炫耀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李白是他帶來的大才。
劉徹不忿之余臉色有點黑,倒是嘀咕了兩句,“……還好沒腦子發(fā)熱把那個姓司馬的老頭兒帶來,否則我老劉家真是不用要面子了?!?
嬴政瞥了正捏著筆麻爪顯然沒什么自信的李斯一眼,冷笑了一聲。
隔大老遠的李斯心里毛了一瞬,委屈的簡直嗷出聲了。
且不說他們這詩文的格式跟先秦時完全不太一樣,再者說他可是個法家的——法家的?。?!
誰家編律法的得會寫詩?。吭趺捶蓷l文還講究一個對仗工整文采斐然?。?
別說他了,就讓他老師荀子來,都不一定行呢!
……
四方心緒復(fù)雜中,很快響起了最后一場的鐘聲。
基于本次特殊的考場環(huán)境,該場考試形式將會做出調(diào)整,題目范圍不局限于本朝,由天幕根據(jù)各朝國情進行擬定,共計三千三百三十題,考生可自由抽取。
注:如若選擇先朝,不可抄襲已有政策。
答題結(jié)束后,主考官進行一審,審核通過的答卷將直接遞交相應(yīng)朝代的帝王進行打分。
注:考卷均會糊名化處理。
伴隨著密密麻麻的一大串條例列出,科考場也再度發(fā)生了變化。
數(shù)不盡的燦金色大字在其中穿梭,那是三千三百個從歷朝歷代匯聚而來的政治策問,像是在跨越時空來考校詢問,爾等為做官而來,是否真的有決心為家國萬民解決問題,而不是庸庸碌碌埋沒如煙海。
漫天的帝王靜靜地坐直,凝視著這幾乎凝聚了一個時代未來的考場。
仁宗位于其中,定定的看著,目中像是隱有濕潤。
無數(shù)學(xué)子也在這股忽然沉靜下來的氛圍中惶惑起來,繼而望著環(huán)繞在四面八方的燦金色大字,在那一行行跳出了時代框架,對治國方方面面提出尖銳問題中渾身有些發(fā)熱。
多年求學(xué),坎坷半生,摸爬滾打走到這里,初心是否忘記?
為了什么而求學(xué)?為了什么要做官?
一片靜謐之中,有人悍然踏步而出,在璀璨的金光照耀之下,越過漫天的帝王,看向遠處的浮浮眾生??!
他回答道。
“吾等——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