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賺的這些銀子,和他們在仕途上撈的好處比起來,只是九牛一毛罷了?!?
“為官一任,哪個年年進賬沒有上萬兩?!?
“說起抄家,徐朗和王虎之流,和青山縣居于廟堂之高的那幾位,差的是云泥之別?!?
許元勝只是一笑,并不擔心從三洞口老巢抄沒的銀子,燒手。
“是!”譚磊沉吟,最后拱了拱手沒再矯情。
大牛和二牛等青山村之人,也沉聲應(yīng)下。
這次之行,去掉剛剛獎勵的二千多兩之外,還有近一萬八千兩的各類財物,足夠讓天河縣那五千人好吃好喝的,好好干活了。
“不談青山縣的傷亡。”
“這三洞口王大沖,算是出錢出人,做了一件善事?!?
許元勝呵呵一笑。
等銀子分完,余下財物一并和軍械一并放在了土窯處。
稍后,許元勝就先回家了。
等到了家,天已經(jīng)完全亮了。
“你一夜沒有睡?”方柔詫異的看了一眼許元勝。
“嗯,去辦了一些事。”許元勝點了點頭,示意她去忙吧,簡單的沖洗了一下身子,轉(zhuǎn)身就進了屋。
一覺睡到了晌午。
許元勝收拾一下就去了土窯處。
接下來的幾日,青山縣算得上太平。
許元勝要做的事并不多,只需要晚上照常去交易紅糖,順便送過去大批吃食,維持城內(nèi)的供應(yīng)穩(wěn)定。
青山縣太平,糧價穩(wěn)定,熊掌柜那邊才能不斷驅(qū)使在城內(nèi)已經(jīng)撈不到好處的各大商戶,去周邊縣城聯(lián)絡(luò)商戶來采購吃食。
許元勝和熊掌柜,都算是找了一群得力助手。
許元勝的助手,就是那天河縣的五千多人。
吃飯管夠,更承諾他們只要好好干活,到時候會發(fā)放一些吃食,送他們回天河縣,當然僅限于亂民,而非山匪。
這些亂民們看到了希望,有的吃,又被青山縣殺破了膽子。
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的好好干活。
先是把青山縣外,成熟的莊稼全部收割完畢,又是開墾新土地,以及開挖或是疏通河道。
一時間青山縣外,熱火朝天的大勞作。
若非亂世,還以為回到了某個歷史時期下,正在進行的大開發(fā),大建設(shè)時期。
值得一說的是,隨著新土地的開墾和河道的開挖,產(chǎn)生了大量品質(zhì)不錯的黏土。
在許元勝的默許下,一時間累積超過三十多個村子建起了燒制磚瓦的土窯。
開墾新土地,開挖和疏通河道,使得未來的糧食產(chǎn)量有了大的提升。
燒制磚瓦的土窯接二連三的建起,讓不少村民每日都可以得到現(xiàn)銀。
這一切無疑讓村長,里長和甲首三方相互助力協(xié)作下,更是干勁十足。
也使得戶貼制和里甲制,推進的更快,更為徹底。
“遠勝,你這戶貼制和里甲制,就是好啊?!?
“我明顯感覺,我需要親自做的事少了,但村子里的變化卻一天一個樣,每個人都精神抖擻,干勁十足?!?
許老三滿臉笑意。
“是這個道理。”
“只要讓村民自身感覺到,努力就能過上好日子。”
“讓一部分人有機會,看得見先富的機會?!?
“就會產(chǎn)生源源不斷的動力?!?
“大家在村長,里長和甲首的帶領(lǐng)下知道了,該怎么做,如何做,才能過上好日子?!?
“自然個個精神抖擻,干勁十足?!?
許元勝呵呵一笑。
“若是這天下,能把遠勝你這個制度普及到所有村子。”
“村子們都富足了,也不再需要被年年的夏稅秋糧,給逼反了?!?
許老三輕嘆道。
“三爺,戶貼制和里甲制對我們是好事?!?
“但對其他人不見得是好事。”
“最下層的人數(shù)都摸清楚了,里甲制又讓每個村子都凝聚到了一起。”
“再想明目張膽的從村民身上,輕易謀取到好處,就難了?!?
“另外夏稅秋糧的財富,雁過拔毛,真正落到朝廷中樞手里的,怕是不如收上來的十之二三?!?
“而朝廷中樞無法追究,也有心無力,正是因為最廣泛,創(chuàng)造最多糧食和財富的最底層的村民們,人口不詳,無法精確統(tǒng)計稅收份額。”
“究其根本,是朝廷中樞被掣肘的太多了,又是前線大戰(zhàn),又是各地暴亂,還有各級官員的層層盤剝和陽奉陰違?!?
“咱們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許元勝搖了搖頭道。
戶貼制和里甲制,對朝廷中樞和民眾是好事。
但是對一層層盤剝的中間得利者而,卻視之如禍害。
不過許元勝也無心為天下計搞改革,他只是一個小小差役罷了。
何況改革,那是會死人的,不管多開明的時代,都會有人受苦受難,他也救不了所有人。
他只想在現(xiàn)在管轄的城外這一畝三分地上,讓村民們能夠過得好一些,強大一些,足以支撐他在這亂世之下,有個安身立命的根本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