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也不止這一條道路。
當(dāng)年那些百萬勞改犯,不知道省去了多少麻煩。
直到現(xiàn)在,犯罪坐牢,也要參與勞動改造,而且是直接編入勞改營。
只不過,這種勞改除了一日三餐,還有微博的薪水。
他們出獄后,多少還能有一點錢傍身。
如果是無期,那就往死里干就得了。
大明現(xiàn)在大概還有近一百五十萬的勞改犯。
能省去很多錢。
一路平穩(wěn),途徑多個城市,秦墨都會去最貧窮的地方看看。
越往西域走,貧窮的地方也就越多。
大明強盛,人均收入達到了歷史最高點。
但窮的地方也不少。
秦墨在想,或許,并不是因為朝廷做的不好,而是因為思想的問題。
有一些人即便有百畝良田,他也只是不餓死。
懶惰,是人的天性。
并不是所有人都奮發(fā)圖強的。
這讓秦墨想到了上個時代,那些發(fā)達的小國,明明已經(jīng)很發(fā)達了,但是自殺率,抑郁率排名世界前列。
“小八,你覺得大明富裕嗎?”
小八急忙道:“那當(dāng)然了,大明史無前例的強盛富裕,國強民富,百姓開化,亙古未有!”
“但是朕這些日子,去了這么多地方,為什么還是這么窮?是因為朕跟朝廷不夠努力嗎?”
小八迷茫的搖搖頭,“奴婢不知道,明明中原這些地方都已經(jīng)很富裕了,可為什么越往這邊,就越貧窮呢?
扶貧不努力嗎?
奴婢也跟著陛下去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偏僻的地方,那里的百姓,都過的挺好的?!?
“還是人的問題,文化的問題,精神寄托的問題。”秦墨淡淡道:“這里曾是南番的地盤,他們的精神寄托,跟中原是不一樣的。
中原人什么時候都講究未雨綢繆。
講究子子孫孫,無窮無盡。
這里不講究這個。
所以他們有了這么多資源,依舊貧窮。
并不是這里的官員不努力,朕看到那些官員,穿的也很清貧,私底下也讓錦衣衛(wèi)的人查了,并不是裝出來的。
而是他們的確過的清貧。
所以朕就在想,或許,并不是策略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精神寄托的問題。
所以朕的第二輪革新,實在是太有必要了。
因為他們不理解,沒看到中原和西京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他們自然想象不到,離開精神寄托之后,會過怎樣的日子。
所以他們要反對,要反抗,要不顧生命。
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場精神侵略,而我們就是侵略者?!?
秦墨明悟了,也越發(fā)堅定了自己的決策。
他將這一路看到的一切,全都用電報發(fā)給了天心。
自己也沿路編纂了一本書《西域記》。
他將自己所看到的,所思考的,全都發(fā)給了宮里,讓宮里刊發(fā)出來。
一時間,天下大震。
看著西域記,他們根本沒想到,再天下即將大同的現(xiàn)在,再南番歸入大明二三十年后的今天,那邊的百姓居然還過得這么貧窮。
而秦墨在書中的反思和思考,也引起了太多人的反省。
各路官員都紛紛看起了這本書。
他們知道,這是太上皇在點他們!